又到三月赏樱时,武汉大学怎能错过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樱花却已悄然绽放。淡雅的粉白,一树一树聚在一起,灿若云霞,如梦如幻。若遇风吹花落,便是一场浪漫的樱花雨,落英缤纷,铺洒在幽静的小路上,让人领略到极致的樱花之美。

武大赏樱

对武汉人来说,每年去寻一条樱花大道,看一场樱花雨,已成了迎接春天的一种仪式。武汉大学向来是赏樱胜地,闻名全国。到这里看樱花,年年看樱,年年看不厌。

武大的樱花,以老斋舍的樱花大道最为有名。在樱花烂漫时节,如绯红的轻云簇拥着这座最具特色的古典建筑群,红色的木纹格子窗,高大的券顶拱门,处处充满了民国文艺气息。

站在老斋舍樱园楼顶,俯瞰那条用鲜花织就的樱花大道,烟云般的粉色笼罩着,如梦如幻。樱园顶的老图书馆,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睿智老人,俯瞰着校园的四时光景。

老斋舍大道上的樱花,还是当年武汉沦陷后日本人种下的,但抗战胜利后,这批樱花被作为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和中国抗战胜利的战利品保留下来,并延续至今,开启了武汉如今不可思议的赏花胜地。

除了最初的二十八株日本樱花,武汉大学又陆续种了各种各样的樱花,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

各种樱花的花期不同,即便错过了浪漫樱花雨的日本樱花,也可以看花团锦簇的重瓣晚樱,一样美轮美奂。

樱花来历

说起樱花,大家都知道那是日本的象征之一,但樱花这种植物并非日本特有。它实际上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有栽培,唐朝时已遍植街巷。有诗为证:“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当时万国来朝,日本学习中华文化,将樱花连同建筑、服饰、茶道等一同带回东瀛。樱花受到日本人的钟爱,渐渐成为日本的文化象征。

武大最初没有樱花,第一批樱花是侵华日军所栽植。年武汉陷落后,日军将武大校园收为军用。当时校长王星拱留下了五名教职工护校,其中讲师汤商皓曾留学日本,有一名日籍妻子,他为守护武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日军交涉后,日军为了在国际社会面前充当文明人,就下令不得毁坏武汉的古建筑、图书馆、博物馆和大学。并且为了安慰在这里养伤的日军伤兵,从日本运来樱花树苗栽种“以增情调”。

武大就这样被种上了樱花。抗战胜利后,回到校园的武大师生面对开花的28株樱树,也意见分歧,但最终保留的意见占了多数。

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说:“这本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不过现在日本人被打败了,这几株樱树反而成了战利品,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当然,最初的那28株樱花已经基本死绝,现在所见的樱花树是后来陆续种下的,见证了中日邦交的历史。

珞珈山北麓的半山庐前的“大山樱”是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所赠;枫园三舍南侧公路边和樱园,有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年所赠垂枝樱,为庆祝中日建交10周年;人文科学馆东面的八区苗圃,栽植着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所赠樱花树,以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

武大樱花,就这样见证了日军侵华和中日友好建交的历史变迁。

武大的古建

日本樱花的花期不长,春寒料峭,常常一场春雨过后,樱花就落了满地,树上再无繁盛光景。但武大绝不会因为少了樱花就失了颜色。就算你把所有樱花都错过了,也还有百年老校的古韵悠长等着你,国内最负盛名的最美校园,武大当之无愧!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赫然上榜。时至今日,漫步校园,看着那些恢弘的建筑群,你依然会发出惊叹,为前人的匠心所折服。

老图书馆

武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老图书馆(老图),这座屹立于老斋舍顶后的庄严大气的建筑,是武大的至高点,曾经武大周边建筑都不得超过的高度。

这座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殿堂式图书馆,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单檐双歇山式,琉璃碧瓦,八角重檐,飞檐画角,石拱券门、西式双联廊柱、落地玻璃,简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老图是武大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是武大图书馆的古籍馆(特藏部),一楼高敞的空间设有自习室。

坐在里面,宽敞深邃的空间,古色古香的雕饰,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让人心存敬畏而心生安定。

当年李四光和叶雅各推荐开尔斯(F.H.Kales)担任新校舍建筑工程师,他们精益求精,从设计到用料,都是俱佳的。而其中设计的理念相信很多在这里生活过的学子也未必能体会得到。

就比如老图的一些细节处理,虽然在说法上有争议,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比较有趣的来听听。

老图书馆正门上方镶有老子的全身镂空铁画像,两侧是云纹图案。你注意过这个雕饰吗?注意到的人,是否能明白雕刻老子的寓意?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图书馆馆长”。在老图上雕刻老子画像,其意义深远啊!

文法双楼图书馆的左右两翼有两座古色古香的大楼,姊妹楼相对矗立,便是最初的文学院和法学院大楼,一左一右,一文一武,寓意文武相谐、文华武英。

文学院是南方式飞檐,琉璃瓦庑殿顶,活泼俏丽。有人说用这样的飞檐意为文采飞扬,但这种说法被一些老师否认了,据说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在建造屋顶时,工匠发挥了家乡南派建筑的“主观能动性”,就造成了现在这样子。

这里曾是国立武大历任校长办公的地方,现为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与之相对的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而缓的北方式飞檐,显得端庄稳重,当然也不是意为法力严肃,这些说法大约是后人的附庸而造,但也多了几分趣味。四面直立的清水墙体上,各加有四根一米宽的斜角大立柱,使整体呈现出传统的城墙形状。现在这里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法学院西边有一座三重檐式歇山顶建筑,是樱园学生餐厅和俱乐部。其内部装饰极富民俗特色。房梁上有三层画着戟的图案,称为“连升三戟”,即祝福学子连升三级。雀替上有“蝠(福)在眼前”图,寄托着对学子的祝福。

老斋舍(樱园)樱园老斋舍位于狮子山南坡,是武大最早的学生宿舍,四栋宿舍楼一字排开,长达米,由三座罗马券拱门楼连成一线。

这片宿舍楼整体设计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十分巧妙地在不同高度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错落有致,而外墙又在同一平面上,厚重沉稳大气。每层宿舍楼的外檐顶都覆了琉璃瓦,花岗岩灰墙,朱漆门窗,色调相协,古朴大方。

站在拱门前,望着层层相叠的台阶,有高远巍峨之感。中间的门楼正对着老图,每次从下面爬上去,就像盯着胜利的终点,一步步靠近。

登上樱园顶,在这片宽敞的平台上,三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屹立于三个门楼上方。在樱顶俯瞰武大,珞珈山下古朴的校舍若隐若现,因山的四时之色而呈现不一般的景致。

武大四季皆美,初春嫩绿,可到珞珈山看满树新绿,秋色金黄,可上樱顶一览珞珈秋韵。

樱园的这三座拱门是有名字的,为纪念年“六一”惨案中死难的学生陈如丰、王至德、王鸣岗,学校按照他们三人殉难的地点,由东往西分别命名为如丰门,至德门,鸣岗门。

六一纪念亭坐落在教四楼前,亭内立有大理石碑,正面刻有“六一惨案纪念碑”七字。纪念亭六角攒尖顶,翠瓦飞檐,六根支撑的朱红圆柱蕴含六月之意。

天圆地方的理学院和工学院老图东侧有一座闻一多雕像,从旁边小路下来,就到了理学院。这座大楼俯瞰着下方的风雨操场,隔着操场与工学院(即行政大楼)遥遥相望。

理学院是圆圆的穹隆屋顶,南面的工学院则是方形墙体和玻璃方屋顶,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理学院依山就势,前排两座中式庑殿顶的附楼护拥着拜占庭风格的主楼。中西风格迥异,偏又完美融合,相互映衬,让人不得不叹服设计之巧妙。

主楼里面有利用地势修建的两个阶梯教室,也是中国最早的阶梯教室,构造精巧适用,讲课不用音响设备,声音十分清晰。两侧附楼为化学楼和物理楼(实验室),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主楼与附楼有连廊相通构成整体。那些连廊,墙体,露出樱花树梢的一角,都是很好的摄影点,就连主楼前那颗虬枝老树,都成了当年钢笔画课上写生的对象。

行政楼座落于珞珈山北麓,正面(北面)与理学院相望,也是欧式风格与中国建筑特色融于一体的典型。大楼前有两座罗马式碉楼,像骑士一样护卫着中间的主楼。

主楼屋顶是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顶,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四角的圆盘形水斗,既解决了大屋顶的排水问题,同时又成为美化建筑的装饰。

行政楼旁樱花成林,是赏樱的好地方。

行政楼后面,往梅园方向,也不乏古朴的建筑群,随便一个台阶扶手,以琉璃瓦屋顶花岗岩墙体为背景,都是独具风格的摄影地。

宋卿体育馆宋卿体育馆即武汉大学体育馆,位于珞珈山南部山脚,鲲鹏广场旁。这里也是赏樱的网红打卡地。

体育馆三重檐歇山顶,顶覆绿色琉璃瓦,山墙取巴洛克式,形成轮舵式山墙,这种大跨度结构是当时西方很先进的建筑工艺,更难得的是,这座体育馆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巧妙融合,独具特色。

体育馆旁的樟树林很有特色,常常被作为婚纱摄影的取景地。

十八栋珞珈山的半山腰,有一处英式乡间别墅风格的的教工住宅群,那便是著名的十八栋。这里曾是武汉大学大师鸿儒云集之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但这里依旧满目青山,绿树掩蔽。我们也只有在遗留下的这些古建筑群里探寻追忆。

十八栋的每一栋建筑都自有其特点,最初共建有十八栋,后增盖四栋,又在日军侵占时毁去一栋,有些别墅的内构造也改成日式的,但人们已经习惯称之为十八栋。

抗战时期,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指挥中心,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就居住在“珞珈山十八栋”的第19栋别墅,即如今的周恩来故居。郭沫若旧居则在第12栋20号。此外还有苏雪林故居和其他一些名人旧居。

老牌楼校门武汉大学的校门是牌楼样式,最早建于年,为木牌楼,后毁于龙卷风,改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之后三度改头换面,但样式一直传承下来,皆是四柱三间冲天式,上覆蓝色琉璃瓦。四根八棱圆柱支起,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

至今还能在劝业场找到早年的民国老牌楼。

为迎接建校周年,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建了93版大门牌坊。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那座,伴随了多年的时光。但这座牌楼只度过了20个春秋就不复存在。

现在的校门建成一座广场,名曰汉林广场。广场地下通道行车,上面文理学部和信息学部连为一体,实现了南北校区“无缝对接”。广场上绿荫葱葱,曲径通幽,景色清新,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当然,广场的设计细节也是很考究的,提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比如入口台阶处的“连升三级”;又如广场主干道采用的“马道”,寓意武汉大学的学子事业马到成功;12根祥云石柱,形制按照老牌坊之柱身设计,单列12个以纪念周年校庆,双列寓意24节气……

汉林广场上少不了那座承载着近百年历史文化蕴意的牌楼校门。这座第四代校门牌楼,比老牌楼的大些,质地和设计工艺也都超越了历史。走进校门牌坊,是刻有“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石。广场尽头为新建牌坊立了复建纪念墙,与之呼应的是校友何五元撰写的《珞珈赋》。

《珞珈赋》是年还在读大二的何五元所做,据说当时沈祥源老师布置随堂作业,要求写一篇古文体的文章,体裁不限,他不假思索一气呵成写就。

武大人文气息浓厚,才子众多,一篇《珞珈赋》,一曲《樱花树下的家》,让人轻易爱上武大,也让武大学子深以为傲。

年,王世杰在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礼上这样说:“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国途中曾经设想,要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设一所大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武汉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人文气息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