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收纳,不止于收纳

日本这个国家可是说是非常的不幸,传说中,日本的起源是秦始皇派了童女童男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到了东瀛后因风浪没有回来,留下的后代就是现在的日本,那么说,这帮童女童男真是找错了地方

除了常在夏季肆虐的台风之外,地震、海啸和火山常使大和民族在灾难前疲于奔命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灾难下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文化和审美判断

“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之短暂’”——叶渭渠

哆啦a梦漫画里传统的日式建筑(上图)

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资源匮乏,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复杂且多变。这些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惜物”“造物”和“哀物”观

“惜物”体现的是对自然的态度,因为资源匮乏造成了对自然的尊重,对物的珍惜

“造物”体现的是“一物入魂”,这里的“魂”是作为自然载体的“物”的精神,是造物人的“惜物”观的体现

“哀物”是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审美意识,因为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对自然的畏惧和生命的不可预测,如樱花般瞬间怒放,瞬间凋零的过程中充满了哀伤和孤寂,保留住这种自然的瞬间美,是“哀物”观的核心理念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兴起的日式收纳整理术正是暗合了日本传统“惜物”“造物”和“物哀”的精神

常见的日式家庭装修(上图)

以“惜物”思想为代表的整理术当属于提倡“断舍离”的日本收纳女王——山下英子

“断舍离”是对面对杂乱无章生活的人们一种苛刻的要求,它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物品,“只保留必须的,扔掉无用的”是其核心理念

正如“断舍离”的名字一样,想要收纳得整齐而干净,就必须站在自我中心的角度,从“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或者是“这个东西是否令我感到舒适”,而不是“这个好像还能用,就先留着吧”出发,通过对物品的取舍,让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随后,新一派的收纳理论诞生,与“断舍离”不同的是,这个收纳流派讲究的是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相较于严格的物品去留要求,“怦然心动”收纳流派更注重从感性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诠释收纳的本质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更注重挑选物品时的顺序和心情,提倡人们要在心灵中与物品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闭上眼睛构思心中所想象的收纳效果,也可以是靠着触摸物品决定物品排放的顺序,甚至可以把自己变成物品从而换位思考

严格遵守“收纳原则”的日本人,家中像“监狱”(上图)

把“怦然心动”和“断舍离”做一番比较,“断舍离”注重的是对物品的效率利用,而“怦然心动”则强调对物品的感觉,这恰好是传统日本文化“惜物”的体现,在融合进个人感受的物品中,物的“精神”从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断舍离”收纳法还是“怦然心动”的收纳术,抑或是随后产生的有川真由美也好、佐藤可士和也好,在他们洋洋洒洒的书写完自己的收纳经验后,总要用极其标准的日剧式腔调感慨一番:整理,是真的会改变你的人生的呢

整理,是真的会改变你的人生的呢!

一说到整理,就有许多人觉得费事或者棘手。然而,我可以向各位保证,疏于整理的状态和随时保持干净清爽的状态,两者不论是在工作效率或是精细度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佐藤可士和)

看着自己的房间从乱哄哄到各种物品各行其道各司其职,除了一丝丝涌上心头的成就感之外,或许还有些化身为佛系青年,超然于物外的感受,这或许就是收纳达人们如此热衷于收纳的缘故吧

自从现代美术发展到上世纪60年代时,原本一直强调在画框中做加法的古典美术主义理论被逐渐推翻,现代美术有着一种全新的理论,即将一直被人们置放在画框内的视线转移至画框外,如果把画框外的世界一并看成是画中所要表达的内容,那么,即便将画体全部留白也能很好的诠释

这种做着减法的现代美术观点与随之而来的现代简约主义相辅相成

北欧简约主义的代表企业——宜家家居(上图)

简约主义针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过度装饰与浪费,强调排除影响主题的一切不必要因素,用极少的材料、色彩和简洁的形象来表现作品

但简约主义的艺术设计不是内容的简单删减,它需要提炼设计精华,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为一种高度的浓缩、概括的抽象形式

而禅宗的诞生在传说中来自拈花微笑的典故,释迦牟尼在众僧面前拈起一朵花后,在众僧的面面相觑中,伽叶上前,接花微笑,两人无需语言的沟通,就已经完成了心灵上的会意,从此以后,禅宗便确立了自己区别于大小乘佛教而独特的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就这样,禅宗由伽叶传至达摩,由达摩传至惠可,惠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而道信之下又有弘忍,直至弘忍,禅宗分成了两派,一派袭承祖师禅而为北宗,一派由慧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得弘忍之袈裟奔至岭南,在韶州作曹溪宗,此为南禅

在日式传统建筑中,不难找到禅的意味(上图)

回过头看,六祖那句举世闻名的机锋语正暗合了禅宗本来的原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还有一丝道家的意味,这是后话

远在彼岸的日本,此时受中国的禅宗东渐所影响,各幕府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并在融合了当地的独特文化后,形成了武士道精神,而原来就存在与日本人心灵中的“物哀”,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与强调“内化于心”的禅宗交织交融,在当时形成了以日式建筑和园林为代表的美学体现

来到现代,以铃木大屈为首的一大批日本禅学家将明治维新后逐渐丢失的日本禅学再次发扬光大后,在艺术审美领域,禅文化与现代简约主义相结合,发展出如今风靡的日式建筑设计审美,其中也就包含了收纳大法

禅的美学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纯粹依靠内心醒悟,排除一切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的唯心主义思想将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最低限度的元素去创造最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理念与西方的简约主义有着殊途同归的巧妙结合,反映了简约主义“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如今,无印良品(MUJI)就是这种揉合了禅与西方简约的美学指导下的产物,走进任何一家无印良品的店面,任何一个角落无不在阐释着日式的收纳文化

日本最早的色名起源于白、青、赤、黑四种颜色,当你站在无印良品的店面中,很难发现除这四种“原色”外的其他颜色

无印良品诞生之初发展到现在成为有着七千余种商品,涉及食品、文具、杂货、服装、家具等各个领域,无所不有的居家用品厂家,其产品工业设计功不可没,它们在功能设计、色彩、材质以及造型上,都把极简主义理念和禅文化“性空”的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把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严谨收纳的生活态度变成企业品牌,从而让这种审美指导下的收纳心理超出感性的领域,创造了收益,同时也对外进行了美学指导和价值输出

可无印良品做得还不够,日式收纳不止于收纳,也不止于创造品牌

进入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厂生产当中,一种由日本人创造并随后普及全球的“5S生产管理”,该生产模式一经诞生世界各国工业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因在日文罗马拼音中的首字母都以“S”开头,因此被称为“5S”

整理,区分物品的用途,清除多余的东西整顿,物品分区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清扫,清除垃圾和污秽,防止污染清洁,环境洁净制定标准,形成制度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人格修养

不难发现,日本人将其奉行的收纳态度和生活方式,延伸至工业生产,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洁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东京街头,无印良品店面(上图)

若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是不是日本人在奉行前文所述的“惜物”思想,当如今的他们发现原来自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简约收纳思想也是一种价值时,他们就立马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收纳思想”重新加以利用,使其给自己带来效率

这样看来,当我们还在学习日式收纳大法时,日本人早已收纳好自己创造的收纳思想,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态度,真令人汗颜呢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对于日式收纳与极其简约的设计理念,笔者即赞成又不赞成,在历史发展下,大和民族的确有许多类似于收纳严谨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这个民族在许多时候希望偏执于一种“矛盾的极端”

他们的这种“性冷淡”的审美理念同样也是

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日式收纳和设计审美大热时,美国批评家芭芭拉·罗斯评价其为“一种空洞的、中性的、非个人化的、机械式的艺术风格”,“情感与内容的明显缺失”

中国传统春节,即便乱哄哄而不简约,不也能温暖人心嘛(上图)

参考文献:

《无牌成就大牌—论极简主义在无印良品品牌与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奚路阳

《侘寂之美与简约设计》李勇

《西方简约主义与东方禅宗美学的交集—浅析日本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胡筱

声明:本文图片除有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视觉中国网站,本文中图片并非属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