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日本樱花,浅析日本民众独特的生死理念

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更是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千古佳句,而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死就死,头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从这三句话中不难看出,我国无论是上层建筑还是普通平民对生和死的一种看法,对于死中国人总是一种充满豪气,无所畏惧的理念。而日本古时受我国的影响,对于生和死总是和我国有些相同但是也有些不差异,从其喜爱樱花就可以看出一二。

樱花的特性

樱花树属于落叶小乔木,是一种早春植物,如果看到樱花开了就证明春天来了,一棵樱花树从开第一朵花到满树的樱花全部开放,只有4天左右的时间。开始的一两天似乎比较缓慢星星点点,带几分矜持。当花开过半如遇风和日丽、天气暖和,一夜之间就能满枝满桠地盛开怒放。

为了欣赏“满开”的樱花,人们会通宵达旦地在树下唱歌跳舞。樱花的凋落也是别具一番景致,满树的樱花在和煦春风的摇曳下从各种角度反射着阳光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粉蝶乱舞,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可是一夜过后当你再度光顾樱花园时,昨日还是遮天蔽日的树冠上干净得只剩下光溜溜的枝条和几片新嫩的绿叶。清清爽爽、无牵无挂,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满地散落的花瓣,那么均匀.那么轻盈。散发出静静的、银色的光辉.凄美绝伦。让人感伤,催人泪下。樱花的一生绚烂而短暂。正是这一种短暂而美丽的植物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理念。

日本人的生死理念和自杀情结

日本的文学作品很多赞美“死亡”的。日本作家为何对表现“死亡”如此的感兴趣呢?为何有那么多的作家“以身试死”呢?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生与死这种以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的截然对立的限界变成了一个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在这里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了生。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而不带一丝杂念。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洁净无暇,被尊为日本精神。樱花之所以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日本人最崇拜的观念是“无常”.死在他们眼里也是无常的。没有死地流转,就没有生的勃发。

日本人的思想,尤其是“虚无”、“万物如一”、。轮回转生”这样的传统思想观念对日本作家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小松伸六所指出的:“在日本作家的传统中似乎有一种透过死亡和黑暗来观察人生的佛教思想。”透过死亡和黑暗来思考人生的传统,可以上溯到歌唱“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平家物语》、把世俗的人和家庭喻为“河中流水”的《方丈记》、强调“人世无常”的《徒然草》和出家人西行、游吟俳人芭蕉的无常感文学等。

日本人独特的生理念与其自然理念、集体理念、善恶理念紧密相联系。文化影响着人的理念,而人的理念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理念。而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理念又促成了日本人的自杀情结。

殉情——日本正面歌颂的情死

徇情是日本人正面歌颂的情死“殉情”是对日语“情死”的翻译,而“情死”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心中”,这是日本大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将汉字“忠”字分解开,将其上下部首调换一下就成了“心中”,原意为“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证据”。有切指甲、纹身、断发、断指、情死等。

后来,“情死”就成了真正的“心中”,进而“心中”成为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日本人一向对殉情有特殊的迷恋.日本许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情死”和“心中”的情节.而不同文本对殉情往往均有正面的歌颂。

近年最成功的例子无疑是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的途径,梦想着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为情而死,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

对于重人情、重人性的日本民族来说,没有比死亡、比双双情死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动和崇高的审美享受了,情死在自尽的刹那,心中涌动着寂灭的哀伤。感情得到了升华和宣泄。总结

不知是樱花孕育了日本人的生死理念,还是日本人本有“物哀”情绪影响了人们对樱花的赞叹。在樱花绚烂的盛开与凄美的飘落中,映照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理念。与“生时的辉煌”相比较,“死时的尊严壮烈”更为世人崇敬,更能折服民心。总之.文化影响着人的观念.日本列岛上这个民族独特的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理念。

我是解忧骑士一位旅行爱好者,以不同的视角为你解读风景历史。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