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武汉医生在知乎留下抗疫日记一定会有樱花

北京中科白癜风刘云涛 http://www.zherpaint.com/bzlf/aqys/m/65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楼纯疫情进入后半场,各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逐步恢复正常运转。然而,在此次疫情的第一线——湖北武汉,还有不少一线的医护人员“未下火线”。这些白衣勇士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近日,国家医疗支援队医生、知乎用户“Vicky.G”因一篇篇“疫区日记”走红,获得近万次浏览。机场告别,前线集训,抢救重危,病房趣事,方舱关闭……从他的日记中,人们窥见真实的疫区现场,感受立体的医生形象。“不能弄花护目镜,眼泪只能从心里流出来”“2月7号,医疗队出发了,一直没哭”。包机的民航上,机长道了三次感谢:“待到胜利时,我们还送你们回家!”2月12日,Vicky.G吃上了第一顿火锅。”你日夜想摆脱的生活,正是别人的可望而不可及。”“三十号床的双人间,一个病人已经告了病危,日夜挣扎在死亡线上。旁边的患者是位大妈,她不敢看,每天都从被子缝里窥测这边的动态。”他感叹,“查房时间,更多的是陪着病人,尽量说说话,别让他们在十几平米的隔离间里觉得被世界抛弃了”。2月14日,Vicky.G遭遇困难插管,“笨重的防护服限制了运动,挑开会厌全是血和体液,什么都看不清,又没有吸引,尝试了五六次,随着她自主呼吸,血和体液喷了一面屏,最终盲插成功了,惊出了一身汗。”2月23日,为了打赢这场战疫,医患目标空前和谐一致。来武汉的第十七天,“Vicky.G”所在病区没有继续接收重症病人,整体氛围轻松不少。“甲区托尼医护们自发给患者理发,乙区不甘落后,给所有人剃了胡须,乙区医护给患者剪手指甲,甲区医护连患者的脚指甲都给剪了。”2月28日,Vicky.G接诊了因陪护病人而感染的“老李”,“老李不太爱说话,又点懊悔又有点疑惑,我猜想他绝不是懊悔自己接了这样的活,也许疑惑的只是不知道哪里没有做好,感染到了病毒,否则,这几个月的收入也可以给儿子女儿帮上大忙了。3月6日,初心才是支撑不断前进的动力。当公布的突出贡献人员名单里没有自己所属队伍,“Vicky.G”和同事的谈话让人动容。“等重病人痊愈了再谈不迟,对于病人,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病人痊愈了没人会记得我们,病人自己都不会记得。”“你的良心会记得。”“穿上白大褂,就必须强大起来”在知乎,还有很多白衣勇士记录自己在一线驰援的所见所感。“其实我也怕死,但穿上白大褂,就必须强大起来。”知乎用户“炸鸡女孩”说。她医院的护士,94年的她没和父母商量就主动报名了援鄂。她的病区有一位90多高龄的老大爷。给大爷喂饭时,她因语言不通只听懂大爷一句吃不动。怕大爷营养跟不上,她将鱼肉反复捣成更好下咽的鱼糜,拌入泡饭里,一次只喂小半勺,以防大爷呛咳。她说,大爷吃饱后憨憨的笑给了她工作的力量。“鲸鱼揽星河”是一名驰援武汉的一线护士。她在知乎展示每一天的餐食,刚开始比较寒酸,之后都是周边餐馆捐赠的丰盛餐食。“如果说之前我还在害怕,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感动。当后背足够宽广,我们也就有底气有信心能战胜。”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手抖毛大夫”记录了自己核酸检测阴性、将被抽调一线的心情。“那一刻,虽然嘴上说是激动,但心里更多的是平静。终于解锁了一线工作者徽章,终于能和自己的同事、同学们一起,站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了。”在问题“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下,一线医护们写下了自己的“愿望清单”。“着白袍的布洛芬”说,“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白大褂,脱下防护服,脱下这沉沉的义务和责任,请一个假,去见我喜欢的人,要拥抱他。”抗疫的日子里,一线医护们在知乎留下了真实的疫区记录,疫情一线日常通过一篇篇知乎回答得以鲜活再现。疫情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仍有人在默默坚守,融化凛冬。随着疫情的好转,生活也将再次按下播放键,春日暖阳将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