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虽然从北方吹来了一波沙尘,但最近苏州的总体天气状况还是很适宜的,阳光明媚,春意融融。公园、草坪、绿地上,躺满了人,仔细一看,呵,口罩都没摘呢!要说江南春天的小烦恼,不是忽冷忽热如坐过山车一般的气温,不是人山人海挤挤挨挨的景区,而是满城飘扬的“飞雪”。杨柳依依喷嚏连连江南多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柳树。柳树又称杨柳、垂柳,傍水而生,姿态风流飘逸。苏州水道众多,内河、护城河、大运河旁,垂柳尤其多。垂柳美是美,尤其春天的时候,抽芽的柳枝,碧绿生青,倩影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春风拂过,婀娜多姿。如果恰好有两三水鸟游过,就更有意境了,正是“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但柳絮就不那么美妙了。柳絮是柳树种子上的白色毛状物,成熟之后随风到处飘散,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满城飞雪”。轻飘飘的毛絮,不小心就会飞到眼睛、鼻孔和嘴巴里。这几天马路上,遇见喷嚏连连的人千万别嫌弃,因为是真的……忍不住啊!这种感觉,谁懂?打个喷嚏都算轻的,严重的,流鼻涕、皮肤痒甚至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除了柳树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行道树,苏州也有很多,它也是造成“喷嚏连连“的祸首之一。法国梧桐祸首之一法国梧桐苏州人再熟悉不过。古城区人民路、五卅路、公园路、林顿路、景德路、十全街、十梓街等主干道,两边都种满了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都有些年头了,高大的树冠,夏天的时候伸出郁郁葱葱的枝叶遮蔽日光,赢得不少好感。但在园区、新区,就少见这种树了。应该说法国梧桐算是苏州第一批行道树,为什么后来少种了呢?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在新中国第一批现代化建设的城市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上海、南京,很多老马路都栽种有它,映衬着民国老建筑,颇有韵味。悬铃木到了春秋季节,也会飞毛絮,它的毛絮不像柳树那样白,黄褐色的毛毛,还有点扎人,它也是引起打喷嚏等过敏症状的源头之一。它到了秋冬,落叶清理也是个问题,还易病虫害,所以后来行道树选择种它的就少了。花粉过敏是树非花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春天这满城飞絮,真的是活受罪!但你知道吗?花粉过敏,大部分元凶在“树”,而非“花”。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据花粉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大类。引发春季过敏的花主要是风媒花。“风媒花”,利用风力作为传粉媒介,它的花一般让你看不出来,更闻不出来。比如杨树、榆树、柏树、桦树、银杏、梧桐等,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但实际上它们产生的花粉,量多,被风一吹,到处都是,才是引发过敏症状的元凶。春季我们通常观赏的樱花、桃花、海棠、玉兰等,它们的花朵属于虫媒花,即靠蝴蝶、蜜蜂这些昆虫来传播授粉。虫媒花的花粉颗粒大、量少,容易粘成块,不易被风吹散,所以只要不是近距离嗅闻,一般不太容易引发过敏。飞絮怕落雨飞絮在晴好天气才能“张牙舞爪”,一场落雨就能熄灭它的气焰。南方春天频繁光顾的雨水,大大缓解了飞絮过敏的尴尬。比如本周末苏城即将迎来的一场雨水,就会大大缓解飞絮的情况。飞絮是春天必须经历的小烦恼。据统计,全世界范围约有5%~10%的人花粉过敏。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过敏的概率越高。摆脱不了,只能适应。出门戴口罩是个好习惯,另外随身备一些抗过敏药也很有必要。实际上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进步,现在栽种的行道树已经“安全”了许多。在园区,榉树、栾树、合欢、无患子、鹅掌楸……等不常见的树种都纷纷加入行道树的行列。最后问一个问题,你知道苏州的“市树”是什么吗?苏州人尤其喜欢它。图片:苏茶网、摄图网“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