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樱花 >> 樱花种类 >>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人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一场戏。”戏有开始发展与结局。起始日本几十个人打架就叫做一场恶战。盛唐时期从中国引进文化,最后自成一家。凭着军国主义,打出了东南亚,战到了硫黄岛。这本书写在日本战败被美国统管之际。要去管理一个拥有与本国政府截然不同的国家需要如何做值得探讨。文化是上层阶级用来统治下面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战争的游戏结束,该地区被占领,这个地方的游戏背景需要全部重新被了解。

在游戏里,每个角色有自己的限定。角色与角色之间存在冲突与利益的交织。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而言,这个国家首先要将国民自己的角色完善好。所以上层阶级限制了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个人角色扮演。文化底蕴,祭祖拜神,休闲修行全部都拥有自己的脚本。

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烧杀抢掠等等斑斑恶迹在战争中战胜一方从来都是这样。难道成吉思汗在远征欧洲的时候,没有搞点杀人游戏玩一玩?我不信。这种反人类的行为值得谴责,但是要对现在的日本政府来进行鞭挞我倒是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在国际社会上,并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者敌人。美国与中国的外交不也是时冷时热?核心都是为我方争取到最大利益,对不对?

我不玩游戏,所以游戏的这一部分说到这里,第二部分是文化。说来惭愧,身为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核心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了。再就是“仁”,但事实仁是什么,我清楚吗?

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突出的实物载体。提起日本,会想到武士、刀、樱花、寿司、东京。想到我自己的祖国,京剧、大红大绿(嗯,很奇怪的想法)、孔子、饺子、上海北京。中国就喜欢大,日本就喜欢小而精。在读《刀与菊》的时候,我无比钦佩这个国家的这些文化。但是真的静下心来想,这未尝不是这个国家树立的朋友圈现象。我们总觉得别人的朋友圈完美,大概就是这种感受。写读后感的时候就发现我的国家也有很强大的地方。每一种文化都有劣根性,也拥有值得宣扬的美好。日本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在于各得其所,匠心精神。不过近来频频见诸报端被打脸的日本企业也是没谁了。大多数中国人都静不下来,他们希望搞点大事情。所以我们的文化总是热热闹闹,我一度不喜欢热闹,总觉得要寻点清净的地方过了这余生,但其实不然,人要会入世了才能懂得出世。

羞耻感负罪感我都有,但是又大大咧咧,这一点又不像是被长辈手把手教下来的模样。“日本的伦理准则,要求的是极端偿还义务和自我约束”。那我就希望将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完了就可以随意处置自己余下的岁月,谁都不用理睬,嗯。谈及个人欲望,想当年大学时候在生源时代广场看到了一串紫水晶手链。奈何手上钱不够,没有买。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在街头暗下决心希望用家教钱给自己要当生日礼物的决心。从前渴望的东西现在也能买到了,所以现在我们想要的。我总是盲目的相信日后,也许会多过上几年,总会有拥有的资本。抑制,求精,成长。

目录

研究的任务战争中的日本人各得其所明治维新时代和世界的负恩者报恩于万一报答最难接受之义理洗除污名人类情感的圈子美德的进退两难自我训练儿童教育投降后的日本人

第一章:研究的任务。

刀与菊都是这幅画面的组成部分:日本人极其好斗却又温和,黩武却又热爱审美,傲慢却又谦虚有礼,刻板却又极易适应,温顺却又胆小怯弱,保守却又易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但是当地人不知道他们的劣迹时,他们又会感到内疚。他们的士兵受过严格的训练,但却又不顺从。

人正是在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学习的。

人们接受了一个价值体系,并按此来生活,就不会隔离出一部分生活,按照相反的价值观念来思考和行动,否则他们的生活效率会变得低下,且带来不必要的混乱。他们试图做到更加和谐一致。他们为自己提供了某种共同的原理和共同的动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体系就会崩塌。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

日本人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拥有绝对的主权,那么世界将处于无政府状态。日本必须为建立登记制度而战斗-当然,这一等级制度只能由日本来统领,因为日本是唯一实行自上而下等级制度的国家,并且他们理解“各得其所”的必要性。日本在国内实现了统一与和平,镇压了叛乱,

第三章各得其所

虽然日本最近有所西化,但它仍然是一个贵族式社会。每一次问候,每一次接触都必须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等级和类别,当一个人对别人说“吃”或者“坐下”时,都要根据对方的亲疏程度和身份高低来选择使用不同的词语。“你”这个词在不同的情形下也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还有动词也有不同的刺感。换句话说,日语跟很多太平洋国家一样,存在着“敬语”,伴随这些“敬语”的还有一些相应的鞠躬和屈膝的动作。所有的这类行为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规则和习惯;不仅仅需要知道应对谁鞠躬,还必须知道应该鞠躬的程度。对某一个主人来说正确而合适的鞠躬,对另一个与鞠躬者的关系稍有不同的人来说则可能是一种侮辱。鞠躬的范围从跪着把额头低至平放在地面上的手掌,一直到仅仅倾斜一下头和肩。日本人要学会,并且从小就学会如何在美中特定的情形下行礼。

以性别、辈分、长子身份为基础的等级制是家庭生活的构成部分。

日本的阶级秩序在皇室和宫廷贵族之下的还有四个阶层:士(武士),农,工,商。在这些阶层之下的就是贱民(被驱逐的人),其中数量最大且最著名的就是“秽多”,他们从事的是忌讳的工作。他们是拾荒者,死刑埋葬者,剥皮工,制革工。

在德川家康时代,武士并不只是摆弄刀剑的人。他们越来越像是领主财产的管家以及文雅艺术的专家,如古典戏剧和茶道。文书都由他们处理,大名的密谋也由他们富有技巧的处理而得以实施。两百年的和平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个人仅仅舞刀弄剑有它的局限性,正如商人一样,尽管存在着阶级规定,但他们还是发展出了一种文雅的、艺术的,有着愉快追求的生活,武士也如此,尽管随时准备用刀剑战斗,但还是培养出了文雅的艺术。

日本相比西方文化更加顺从“上级”,也给予他们更多的行为自由,但是“上级”也必须恪守本分。日本的格言是“”万物各安其所“。

在工业发展领域,日本走的是一条与任何西方国家都不同的道路。他们的“阁下”再次制定了规则,做出了安排。他们不仅仅做出了规划,而且用财政资金建立并资助了他们认为所需要的企业。政府的官僚机构组织并管理,引进了外国技术人员,派出日本人到国外学习。然后,按照他们的说法,当这些企业“组织完备,业绩兴旺”时,政府就把他们卖给私人公司。它们会以“荒唐的低价”被逐步卖给挑选出来的金融寡头,主要是以三井和三菱这两家为主的大财阀。日本政治家认为,工业发展对日本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不能考按需供给的法则或自由企业原则。但是这一政策又绝不是源自社会主义教条,只有财阀从中获得了利益。日本要完成的是以最小的失误和损耗来建立它认为必要的企业。

通过这些方式,日本修改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随后步骤的正常秩序”,日本不是从消费品和轻工业开始发展,而是首先发展了核心重工业,兵工厂、造船厂、炼铁厂、铁路建设等具有优先性,快速地提升到了一个技术及效率的高级阶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交到了私人财阀手中,大型的军工企业仍然掌握在政府官僚机构手中,并由政府的特殊账户进行财政资助。

第五章时代和世界的负恩者

一个人对自己的老师和主人也富有特殊的恩情。他们在一路上帮助一个人成长,那些人对他们就欠有恩情,那么在未来,若他们又困难时,就必须要答应他们的请求,或者在他们死后,要优先照顾他们身后的亲属。人们需要不遗余力地回报这种恩情,而时间不会减少这种恩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恩债会不断增加而不是减少。就像利息一样累计。“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正如日本人所说的“恩情难抱于万一。”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恩的力量”通常被认为是高过了个人意愿。

日语中有很多说“谢谢”的方式,都表达了接受“恩”时的不适。其中含义最清楚,并且在现代的百货大楼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谢谢”(arigato),其本意是“这可太难得了”。日本人经常使用这句话,就是说人们光顾店铺购物,即是一种莫大且难得的恩惠。这是一种恭谦之辞。在接受礼物和其他的很多场合也会使用这句话。其他用来表示“谢谢”的常用词如“kinodoku”,是用来表达接受恩惠的为难心情。经营自家店铺的店主通常会说:“这可怎么了得”(sumimasen),意思就是说,“我从您处受到了”恩,但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我无法报答你;我很遗憾处于这样的境地“。而”sumimasen”翻译成英语就是“谢谢您”“我很感激”或者是“抱歉”“对不起”。比如,你在吹着风的街道上丢了帽子,一个人帮你把帽子追到了,这时你使用这个词来表达感谢就最为适合。当他把帽子还给你时,处于礼貌,你应当承认自己接受这种恩情时内心的不安。“他对我有恩,而我以前从未见过它。我没有机会报答他。我感到内疚,因此对他表示歉意会让我好受些。”在日本“sumimasen”可能是最常用的表达感谢的一个词。“我告诉他我承认收到了他的恩情,并且拿回帽子后这种恩情也没有结束。但是我能怎么办呢?我们不过是陌生人罢了。”

在日本人看来,还有一个更强烈地表达负恩之情的词,“katajikenai”(诚惶诚恐),书写出的汉字就是“受辱“”丢脸“,其同时意味着“我受到了耻辱“和“我很感激“。日本的词典对此的解释是:你受到了别人的恩情,但你感到羞耻,因为你不配得到这样的恩惠。这个词就是用来表达你接受“恩“时所感到的羞愧。而“羞愧(haji),如我们将在后面的部分看到,是一个对日本人来说难以感受的事。守旧的店主也会使用’katajikenai”(我感到羞耻)来感谢他的顾客,而顾客在请求付钱时也会使用这个词。在明治时期之前的小说中,这个词语经常出现。来自下层阶级的漂亮女孩被选为领主的妾,就会对他说’katajikenai”,意思就是,“我不配接受这恩情,我感到羞愧,你的仁慈让我受宠若惊“。或者事参加决斗的武士被当局免于处罚,其也会说’katajikenai”

人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好坏取决于当下的环境,不能因为他们当时没有谋求利益,就说他们是“好人“。

第六章报恩于万一

在小说里和现实中,都充满着年轻男子在成家之后因孝道而承载的重负除了“摩登“人士之外,一般的体面家庭当然都是由父母来选择儿媳,通常是靠媒人选择。是整个家庭,而不是儿子,最为关心挑选出一个好媳妇。这不仅是因为涉及金钱,还因为儿媳妇将会进入家谱,生出儿子,延续宗族。通常情况下,媒人会为两位年轻的主人公在父母的陪同下安排一次看似偶然的见面,但双方并不交谈。有时父母会为儿子选择一桩有利益的婚姻,女方家长会得到钱财,男方父母则会与名门望族联姻。有时候父母选择儿媳,也会因为看中了她的人品。好儿子要报答父母的恩,不允许质疑父母的选择。特别是当这个儿子是继承家业的长子时,他会和父母一起生活。

日本人强调义务和报恩,长者肩负更大的责任,但责任之一就是让晚辈做出必要的牺牲。即时他们不愿意,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们必须服从长者的决定,否则就是不履行“义务“。

第七章报答最难接受之义理

第八章洗除污名

有些美国人叫嚣,只有推行美国的平等主义,日本人才能得到自尊。这其实是犯了种族中心主义的错误。如果确如美国人所说的,想要看到一个自尊的日本,他们就要认识到日本自尊的基础。

“对名誉的义理“除了安守本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义务。借款人在借钱时能把自己的名誉作为抵押。

不当面过多地告诉一个人其犯了专业上的错误,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礼节。

现代日本人对自己的极端的攻击行为就是自杀。根据他们的心跳,用适当的方式自杀就能洗清污名,恢复名誉。美国人谴责自杀行为,认为其致死屈服于嗟万的一种自我毁灭。但是日本人尊崇它,认为其是一种荣耀的、决断的行为。

“义理“总是具有双重意味:使用侵犯或者遵守互敬关系。

第九章人类情感的圈子

日本的伦理准则,要求的是极端偿还义务和自我约束,好像会认为个人的欲望是“罪恶“从而从内心拔除。这是一种典型的佛教教义。

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身体享乐是热水浴。对于最贫穷的米农和最下等的仆人来说,他们都和富有的贵族一样可以享受每个傍晚在温度相当高的热水里泡澡的乐趣。最常见的泡澡工具是一个木桶,桶下烧上炭火,水温保持在华氏度或更高,在进入木桶之前,人们要先把自己从头到脚得冲洗一遍,之后才进入木桶中享受这温暖又舒适的热水。他们坐在热水里,像胎儿一样将膝盖弯曲着,热水直达下巴。和美国人一样,他们重视这种每天的清洁活动,但是他们却增加了另一种价值,那就是把这种热水浴看作一种被动沉浸的精美艺术,这在全世界其他的有洗浴习惯的国家中都是不能复制的。日本人说,一个人越老,这种感觉就会越强。

饮食,就像温暖和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由放松的享乐,也是一种强制的训练。空闲时日本人沉溺于无尽的饮食过程中的惯例是一道菜只有一勺子的分量,日本人一边享受可口的美食一边欣赏食物的形状。

中国人为了不给自己制造许多麻烦,只有压制浪漫爱情和性爱。家庭生活很明显是他们的要旨。

只有上层阶级可以承担起情妇的费用,不过大多数的男人有时都会去见艺妓或是妓女。这种见面并不是很秘密的。

日本人也不认为自慰是不道德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日本一样拥有如此多的自慰装备。

传统的日本人是把喝酒和吃饭严格分开来的。在乡村的酒宴中,一个男人一吃米饭那就意味着他停止了饮酒,他已经步入了另一个“圈子“,而且他把喝酒和吃饭分开了。在家里他可能会在饭后喝酒,但是他不会同时又喝酒又吃饭。他先享受其中一种再转而享受另一种。

在日本的哲学思想中,肉体不是罪恶的。享受身体的欢乐也不是罪孽。精神和身体不适宇宙中相互对立的力量,日本人从这个原则中得到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世界不是正义与邪恶之间斗争的战场。

在英美“行军“电影中的激动人心的背景在日本电影中完全消失。他们甚至不去刻画受伤的退伍军人复员的主题,甚至战争的所有角色都获得了回报,这就够了。所以在日本,这些电影是军事主义的宣传片。他们的制作人知道,这些电影是不会唤起日本观众的反战情绪的。

第十章美德的进退两难

日本人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一场戏。

日本的民族史诗事《四十七士物语》。四十七位英雄为“义理“而牺牲一切,名誉、父亲、妻子、妹妹,还有正义,最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忠的意义,一个个自杀身亡。

当现代日本人试图将某种美德作为统治一切领域的到的标准时,他们常常选择“诚“。

《赦谕》有一段历史性的序言,日本的这种做法相当于美国签有华盛顿、杰弗逊等“建国之父“之名的序言。日本的这份序言主旨在于阐述“恩“和“忠“:

“朕是头,汝等为身,朕视汝等为股肱,朕是否能够保护国家,以报祖宗恩德,全赖汝等尽其义务。“

《赦谕》把“诚“列为所有美德和义务中最基本的一项,着正式典型的日本特色。日本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把所有美德的出发点都归结为“仁“。日本人是先确立义务准则,然后在最后才增加一项要求:人们需要全心全意,倾注全部心灵和精力来履行义务。

“至诚“也就是不欺骗,亦即“付出一切“。禅语叫做“全体作用…也就是不留下任何东西,毫无掩饰,毫无浪费。像这样生活的人可以被称为金毛狮:他是英勇、真诚、正直的象征,是像神一样的人“。

不仅要对行为本身负责,而且还要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在日语中,“加倍自重“,它意味着不可轻易地下结论,是指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因素,它还意味着必须计算各种方法和手段保证用力不多不少,严格完成目的。在这种对自重规定的定义中,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为失败辩解,即时他是出自好的动机。每个行为都会导致相应的后果,一个人在采取行动时不能排除这些可能的后果。

一个社会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道德心,这种社会被定义为强调罪恶的文化。

真正的强调羞耻感的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恶感文化则依靠内心对罪恶感的确认来做善行。羞耻时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被公开地嘲笑、拒绝,或是他想象自己被嘲笑,不管是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潜在的惩罚。但是,羞耻感要求有观众,或者至少要让人感觉到有观众。罪恶感就不是这样。在一些将名誉定义为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而生活的国家中,一个人会受罪恶感的折磨,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恶行,而且这种罪恶感会因坦白忏悔而得到减轻。

第十一章自我训练

日本的自我催眠术、集中精神以及控制意识等方法,都显示出与印度瑜伽方法的亲属关系。日本同样重视“内心清净““身体静止“,以及千万次重复念诵一句话,全神贯注于一个特定的内容上,甚至日本也适用印度的瑜伽属于。但是除了这些表面上大致相同的外在表现哇,日本的训练方法与印度几乎没有共同之处。

印度的瑜伽是一个极端崇拜苦行的教派。

日本人反对接受佛教中关于死后因果报应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人,包括最低贱的农民,在死后都能成佛。在每一个日本家庭中供奉的现任灵位就称作“佛“

一切皆有可能,能够帮助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在任何一个文化中,传统的道德规范总要向每一个新生代传授,不仅通过语言,还要通过长辈对孩子的态度来传承。身处其外的人如果不研究一个国家的孩子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就很难理解这个国家生活中的护照问题。

第十二章儿童教育

日本人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人性。在幼儿期后,限制和约束就会慢慢地增强,在结婚前他们的自由度达到了最低。这条最低线会一直持续很多年,贯穿整个盛年期,之后会逐渐上升。直到六十岁后,男男女女们又几乎可以像孩子那样不会为羞耻感到困扰。

每个日本男人都必须有个儿子。他需要儿子传宗接代,保持家庭的额荣誉和财产。一个女人想要孩子也不仅仅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而是因为一个女人只有当了母亲在家庭中才有地位。

用围巾包小孩儿的方式会使孩子养成被动的性格。

日本家庭的干净和整洁是很有名的,儿童经常被教育要尊重这一习惯。

长辈又特权,男人比女人有特权,长兄比弟弟有特权。

和任何西方的国家一样,日本的父亲承担的教育子女的任务都更少。训练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女人。如果父亲对孩子有什么期望,他就会用一个简单无声的眼神或几句简单的话来指导他。

日本女孩在十四岁至十八岁时的发型是最讲究的。她们以前只能穿棉布衣服,但是这时可以穿丝绸衣服。

女孩子们学到的是习惯,而不仅仅是规则。不管是对筷子的正确使用,今日房间时的正确姿态还是以后学习到的茶道和按摩,没有一项内容不是在长辈手把手的教导下,一遍一遍地不断练习,直到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在日本庭院中每一块半埋在地下的巨石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从远处运来的,底下还要先铺上一层小石子。巨石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要与流泉、房屋、灌木、树木搭配。菊花也是盆栽,准备参加每年各地举办的菊花展。每一片完美的花瓣都是经过种植者的手细心修建,用一种通常不被发现的金属线圈卡入花朵里制作成各种形态形姿。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刀并不是攻击的象征,而是对一个理想化的干预自我负责的人的比喻。没有什么比平衡会比这一美德可以更加荣耀个人自由。而且,日本的儿童教学和行为哲学已使自我负责的理念深深地成为了日本精神的一部分。现在,日本人已经按照西方人的观点,提出了“放下刀”,但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还是会有意识地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