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丨人间瞎拍员
极物君语:
“土”味,流淌在闽南歌和闽南美食的血液里。
“我嘛是了解生命的意义,
我嘛是了解七逃无了时
我嘛是想要好好来过日子,
我嘛是想要我嘛是想要重新来做起
谁人会了解谁人来安慰,
我心内的稀微”
80年代末一首《浪子的心情》,用简单直白的歌词唱出一位浪子的心情,在面对失败时,直白地求安慰,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有人对闽南歌做了以下几种分类:老娘唱歌骂渣男、谁人知道我多难、少年从小不畏难、勇敢拼出一片天......
它们的歌词或多或少“土”味重了些,但实实在在地表达率直、敢拼、阔达的闽南文化精髓。
▲泉州西街及开元寺。福建省南部的闽南地区,主要以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组成。
闽南就像一座孤岛,完好地保留着它的本土味,不仅歌儿“土”,还把这股“土”味渗入到美食文化中去。
面对红极一时的台湾网红小吃,对岸的闽南人却非常不解,“这些小吃,不就是家楼下的小摊就能吃到的吗?”
图|人间瞎拍员
如今的闽南人,比起坐在精致的小店吃小吃,仍喜欢在老城旧厝,坐在街边的小板凳上,吃着面线糊、沙茶面,喝着四果汤、泡着乌龙茶,与“土”特产为伴。
来跟着极物君走一趟闽南,感受流淌在歌曲和美食中的闽南本土味。
“
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
在吃沙茶面这件事上,每个闽南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有的人小清新,一半沙茶一半汤;有的人重口味,一层红油汤面浮。往面里加料完全是freestyle,加鸭血豆腐,还是虾仁猪腰,由自己的舌头决定。
沙茶面中明亮又红艳的沙茶,是闽南人的“老干妈”,与印尼的沙嗲、马来西亚的叻沙有着血缘关系。
为了拼出好生活,闽南人义无反顾地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当时下南洋的闽南人,觉得沙爹和叻沙的异域风味,能治愈工作的疲惫,于是在归乡的时候把这种美味带回来。
▲就这碗沙茶面,能让厦门的一众文艺青年,蹲坐在小板凳上,大口吃面、大口喝汤。
原版的沙茶有着很重的“马来味”,重辣、重甜、重咸,并不适合本地人的口味。为了让沙茶更符合本地人清淡的饮食习惯,先辈们对原配方做了改良。
经滚油炒制花生米,使其焕发浓郁的脂香。随后,搅碎花生米,加入比目鱼干、虾米、花生、沙姜等各式香料,慢火熬制,让香味相互缠绵,最终孕育出独一无二的闽南沙茶。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南海附近东南亚诸国的统称,地理位置上包括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尼等国。
融合闽南本土食材,照顾本地人口味的沙茶,早已脱掉“进口货”的华服,成了闽南人心中的家的味道。
“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沙茶随着闽南人乘风破浪,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美食文化地位,成为闽南的本土味代表之一。
“
咱何时才会当,爱唷。
看着你心花开,我的心花开。
”
四果汤的出场,能止住令人不适的炎热,也能击中那一根对甜味味觉神经。
最早的时候,四果汤只有4种材料,红豆、绿豆、银耳、仙草;往碗里削一大块冰,加一勺冰糖水,即可上桌。
大概是嫌滋味不够丰富,闽南人增加了各种水果、糯米甜食,“汤底”从简单的糖水,变成椰奶、牛奶、奶茶或黑糖水。丰富的“汤料”搅拌在一起,像在共同合唱《心开花》的歌词:“我甜啊甜蜜蜜,你来牵我的手,好无。”
说起四果汤是闽南三兄弟哪家先起源的,这个话题估计能说上三天三夜。但闽南人不会太过较真于“什么样的四果汤才是正统”,只会在意这碗四果汤能不能让自己“心开花”。
吃四果汤,一定要去藏在百年旧厝的本土小店。它们不借助华丽的装修,只靠家一样让人安心、随意的感觉,用简单的清甜把每一条燥热的舌尖,安抚得妥妥帖帖。
在旧厝里慢悠悠地纳凉,吃一碗清甜的四果汤,感受“汤料”在口腔里溢满了的清甜;再听着几个阿嬷的闲话家常,这种“心开花“的感觉,离开了闽南,就没有了。
“
我是世界第一等
是缘分是注定
”
丨在福建,吃茶如呼吸
记得小时候坐在阿公的腿上听他讲下南洋的故事——寄回家的银信,换来一包用竹浆纸包裹的武夷茶,人生几十年的风浪起起伏伏,唯有家乡的茶味不变。
何止闽南,放眼整个福建,遍地都是茶痴。
闽南民间有云:“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闽北山民则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福建人的血液,大概流淌的是茶。随便抓一个福建小孩,人均泡茶高手;出租车司机,炮弹大的茶杯是标配;高速堵车了,后备箱拿出茶具边泡边等;刮台风,雨大风大不如喝茶事大……在福建,茶水之于生活,就像氧气之于呼吸。
▲福建龙岩樱花茶园
丨在福建,吃茶要讲究
虽然福建人有走到哪泡到哪的泡茶freestyle,但福建人家中,必定有一套“茶房四宝”(烧水炉、开水壶、小茶壶、小茶杯)坐镇,见证着闽地的千年茶文化。
宋代自福建建安兴起的一股文人斗茶之风,他们喜欢聚在一起斗茶,斗谁的茶浮沫颜色更白,谁打出来的浮沫更细腻。
▲传闻书法家蔡襄与苏才翁斗茶,几个回合还难分胜负。最后一回,苏才翁将泉水用翠竹浸沥过,再拿来斗茶,也因茶香中含有竹香而胜出。
发展到清代,闽南地区盛行的工夫茶,讲究水、火、茶具。
水要山泉水,因为“山泉泡茶碗碗甜”;“活水还须活火烹”,火要以炭火为最佳,泡出来的茶味美而不浊;
烧水则要三沸,水腾波鼓浪之时,最能碰撞出福建乌龙茶、老白茶的味、韵。
泡茶所用的茶器,福建老一辈说“结牙茶壶”,茶器越用越真,谁家“结牙”多,泡茶最香。要是小孩拿去洗了、摔碎了,小朋友挨一顿“竹笋炒肉”不说,阿爷阿爹那响彻三条街的哀嚎怕都要影响邻里和睦。
福建人喝茶“工夫”之细,传承千年,至今仍有遗风。
丨在福建,无茶是失礼
“客来无茶等于失礼”。客人来访,福建主人必拿出“茶米”热情款待。茶过三巡再聊正事,俗称“喝上两杯再说”。
茶喝了,生意也好做、事情也好谈,哪怕交个朋友也是快乐的;
晚上走在福建的小巷子里,街坊邻里搬个小板凳就喝茶,街头吵过嘴的,坐下就言和。
苏辙有句诗:“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侍弄这样的好茶,仪式虽多,但对主人来说,心情却是愉悦的。
对品茶的客人、亲友、街坊来说,能在一泡茶的工夫里慢慢感受、细细回味,喝的不只是茶的真味,也是人生细品慢活的滋味。
丨在福建,茶味也挑剔
福建人之所以嗜茶,离不开八闽之地多好茶。
当今世界六大类茶,闽中占三。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茶的根扎在福建的土地上,也扎根在福建人心里。
▲福建武夷山茶园
泉州人爱喝乌龙茶,旧时下南洋,他们带不走四果汤,吃不上面线糊,唯独带走了铁观音;
福州人爱喝茉莉花,冰心到了北京也惦念……
茶味,是福建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舌尖记忆。
▲金骏眉的制作
追寻福建人种茶、饮茶的千年传统,极物今日带你走进福茶网。
溯源福建七大茶叶源产地——福州、南平、宁德、三明、龙岩、泉州、漳州,翻越万亩茶园,解锁富有味觉记忆的茶香。
中国有福茶,百姓放心茶。一杯茶,让风土延续,让年味更浓。
正值春节忙办年货,上福茶把家乡好茶带回家,让家人寻回记忆中的茶味,感受中国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