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不同于象征着日本皇室的菊花,樱花代表了日本的整个民族。《樱大鉴》有云:“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出处”。它是大和民族团结友善,众志成城的象征。
樱花在日本几乎随处可见,大街小巷处处都有樱花的身影,樱花代表着纯洁与高尚,忠魂与勇气,是缝合进时间的锦缎,跟着大和民族的历史脉络一同流淌。
在的历史长河中,它早已浸透到了日本文化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是日本人民血脉里割舍不掉的民族灵魂。
日本国土狭长,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潮湿,非常适合樱花生长。樱花的花期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因此樱花也代表了春天。日本古代古语中用“樱时”一词来比喻春天的到来。《古今和歌集》中写道:“世间若无樱花艳,春心何处得长闲”。
每到樱花烂漫之际,人们倾巢而出,争相观赏樱花。遍地红云锦簇,使人流连忘返。由此可见日本民族对于樱花的喜爱。
樱花的花期十分短暂,因此比起樱花的盛开,樱花一夜之间的凋零更添凄美,更引起了日本人的“物哀”与怜惜之情,人们更是为这一景观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樱吹雪。
樱吹雪醍醐花见,日本樱花盛世的到来
1、爱与希望的“樱花之国”
日本有“樱花之国”的美誉,这个名字出自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相传在很久之前,在日本有一位名叫“木花开耶姬”的仙女,第一年她从冲绳出发,一路经过九州、关西、关东等地,于次年到达北海道,她将纯洁清雅的樱花洒在她途径的每一片土地,寓意将爱情与希望带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她与天孙“琼琼杵命”成婚一夜有孕,先后诞下三子,成为日本大和民族之始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的仙女于是将这种花以她的名字命名,樱花之名由此而出。
2、樱花文化的崛起和“醍醐花见”的华美落幕
其实樱花在早期的日本并不很受欢迎。在奈良时代(年-年),日本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上都深受大唐影响。
日本古都奈良唐风弥漫,日本皇室频繁派遣使者出使大唐,并将大唐的赏花年会带回国土,由此日本宫廷之中开始风行赏花,只不过此时赏的花是从大唐引进的梅花。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就诞生在日本的奈良时期,其中咏梅的诗歌有首,而咏樱的诗歌只有44首。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人民对于梅花的重视程度远远要高于樱花。
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年-2年),我国大唐由盛转衰,同时来自大陆的文化也渐渐失去了原始的新鲜感与活力,于是日本的政治和文化重心开始向国内转移,此时日本开始盛行和风,樱花渐渐取代梅花。在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赏樱花开始在日本宫廷之间进行。
花道始祖嵯峨天皇会在每年的春天举办“观樱之宴”,其后“花见”即赏花的习俗才开始逐渐地从日本的皇室向日本的贵族和武士阶层之中渗透。
平安时代编撰的《古今集》作为《万叶集》的传承,其风格和前者迥然不同。《古今集》的诗歌中带有强烈的日本风格,此时人们由赏梅转为赏樱,诗人咏叹生命的易逝与飘零无寄之感慨,这更符合日本平安时代动荡的局势与日本人民的艺术审美。
到了江户时代(年-年)樱花开始漫漫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因出身贫寒所以即使权倾一时也依旧被一些贵族瞧不起。
他为了摆脱这些偏见,开始学习日本贵族之间的技能,并钟情于赏樱。为了举办流芳百世的赏樱大会,他拖着病体亲自勘察和设计庭院,使得“醍醐花见”如期举办。
赏樱之宴声势浩大,万人空巷。从此,“花见”成为了日本人民重要的活动之一。醍醐寺也因丰臣秀吉而成为赏花的名址。
精神之魂,日本樱花的多重含义
樱花是日本的灵魂,是每个日本人的信仰与寄托,一朵小小的花叶承载着千万人的信念,也因此被赋予了多层次的含义。
醍醐寺上至天皇,下到平民,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都有不同的寄托,也都有不一样的思想情感。因此可以说,樱花在日本的含义和象征是多样性的。
1、樱花之于群众
日本民歌《樱花》唱到:“樱花呀,樱花呀!暮春时节天将晓,霞光照眼落英笑,万里长空白云起,美丽芬芳逐风飘。去看花,去看花!看花要趁早。”这首民歌甚至被编写到我国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深受小孩子的喜爱。
从古至今,日本的赏樱花文化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变得和吃饭睡觉一样普遍,樱花之于日本人就像是氧气,不需要主动摄取,身体的本能就已经将它带到了自己的血液里。
樱花的花期短暂,因此在日本有“樱花七日”一说。花开无常,花落有时,花开花落转瞬即逝。日本人从樱花的这种特质之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看到了人生死之间的绚烂与寂寥。
日本人将樱花奉为神圣,赋予樱花英雄的地位,将英雄的陨落与樱花的凋谢联系在一起,将死亡带入了一种凄美纯洁的意境之中。
即便知晓眨眼之间就会归于虚无,樱花也会拼尽全力绽放,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来去匆匆,也无惧生死,洒脱离场。
2、樱花之于文学
樱花在日本人心中如此之重要,关于樱花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樱花的象征含义也因此带上了作家本身浓郁的个人特色。
樱花花瓣“樱花则以花瓣大,色泽美,而开在看来枯细的枝头为佳”,清少纳言在她的《枕草子》中,将樱花描写的诗情画意,精致典雅,成为了平安时代樱花在文学形象中的代表。
荻原朔太郎在诗集《黑猫》中将樱花描写的极尽颓靡,后有太宰治在《人间失格》的字里行间中表现出的颓废之美。
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那种樱花般的民族精神,窥探出日本民族对于腐朽与死亡的一种病态的审美,这种审美体现了日本人骨子里的“与其狂妄的追求永恒,不如抓住瞬间的残美”。
小说作家枯井七次郎更是直接将“尸体,死亡”等字眼与樱花结合在了一起,使得樱花更具骇丽之颓美。
3.樱花之于农民
樱花在日语中为“桜(さくら)”,其中“さ”指的是“谷物与农耕之神”,而“くら”则代表“神座”,因此樱花在日语中有“稻谷神灵所依之花”的含义,使它与古代日本的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日本作家太宰治樱花对于日本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圣树”,代表着神灵,他们认为樱花可以用来占卜农作物的收成,如果樱花过早地凋谢则被视为凶兆,寓意庄稼歉收。
直到现在樱花也被看作是吉利的象征,因此日本有在樱花盛开时节入学和入司工作的习惯。日本的三月三日是“赏花正月”,农民会根据樱花的盛开来判断播种的时间。
4、樱花之于贵族
上文中说道,奈良时代的日本深受大唐之风的影响,贵族之间流行着赏梅的习惯,但随着奈良时代的退场,梅花渐渐淡出日本贵族们的视野,而樱花因为符合日本人的文化审美而将梅花取而代之,甚至更甚。
到了平安时代,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贵族们便要举办声势浩大的观花宴,樱花对于贵族们来说是王权和财富的象征。
《古今和歌集》中写道:“柳樱望不断,美似锦”。早春时节,日本京城之中繁花似锦,绵延无际,美不胜收。磋峨天皇酷爱赏樱,文人齐聚,赋诗赐锦缎,无限的闲情雅致。
5、樱花之于武士精神
随着平安时代的衰败,人们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看着樱花的凋谢更添缥缈悲伤之感,《徒然草》有云:“万事始与终,方最显情趣”——比起新生,死亡更令人刻骨铭心。
然而到了江户时代,这种对于樱花的伤春悲秋之感开始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日本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作树就要作樱树,就要作武士”,歌舞伎《忠臣藏》中也有台词为:“百花之中樱花最为美好,各类人中武士最为称道。”,樱花于是开始与忠诚英勇的武士结合在一起。
武士生的灿烂,死的静美。这种视死如归,纯洁独立的形象深深感染着每一个日本人民。
日本武士
总结
纵观樱花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樱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含义一变再变,从最初的占卜之花,到贵族之间的赏花宴,再到日本民族的物之情与武士道精神,樱花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含义,这与日本的时代发展和民众的思想情感是分割不开的。
樱花代表了生与死,坚贞与力量,希望与爱情。它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日本文化和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尽管那些复杂的象征意义已经随着时代而远去,但是樱花还将长长久久的陪伴日本,等待着未来被赋予更多更为深刻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樱大鉴》
2、《古今和歌集》
3、《徒然草》
4、《万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