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票房统计并不难。
随手翻翻,几乎所有演员的票房成绩,都有据可查。
比如一部高票房作品,可能会涉及导演知名度、题材情况、作品品质、演员阵容、宣发力度和同期对手情况等等,而一部低票房作品,也大略与上述因素相关,所以并不能简单归功于任何单一因素。
而票房力,却并不是简单的数据。
它与演员的作品类型、演技实力、跨界成就、偶像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本文将以郭富城为例。
略做阐发。
首先界定一个概念。
对演员来讲,谈论票房力的前提,一定是考量其商业类型电影的成绩,而不该是用小众、现实和文艺题材类型电影的票房去衡量。
不然说什么商业票房?
那么商业电影和小众、现实和文艺电影,又该怎么区分?
一般而言,动作、喜剧、犯罪、特效等类型电影,都可以归入商业类型,而惊悚、悬疑、爱情、剧情、文艺等类型电影,就该另册。
二者元素偶尔可能交杂,但只需观察主体即知。
这就是讨论票房力的原则。
当然,基于个人禀赋和选择,不同演员的作品类型,往往有较大差异,比如有的演员商业作品占比奇高,而有的演员两者均衡,这个无关优劣。
而郭富城的商业电影票房,表现如何?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不考虑《豪门夜宴》,郭富城在十年时间里,拍了二十一部电影。
然而很有趣的是,其中十七部电影,都出自年至年这六年时间里,另外四部,则分布在这个十年的后半程,甚至年和年没有电影上映。
初出道的几年时间,票房高低的意义不大,故可略过。
诸如《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九一神雕侠侣》和《龙神太子》这几部电影,票房分别为万、万和万,郭富城在其中也算仅次于头号主角的存在,但计入个人票房意义不大,无需这种虚名。
而后半程只有一部商业电影,《风云雄霸天下》。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一堆自诩港片迷的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
言论不外乎,“观众都是去看郑伊健的”、“郑伊健先挑了聂风,剩下的步惊云才轮到郭富城”、“郑伊健唱了片头曲所以是第一主演”、“票房是郑伊健撑起来的”,诸如此类。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只说两件事。
第一,嘉禾电影在年重金签下郭富城,老板邹文怀亲自出席,并许以“第三代功夫巨星”的愿景,希望他能填补成龙出走的空缺,次年即开拍了这部《风云雄霸天下》。
第二,无论是海报、电影排名乃及角色戏份多寡,郭富城统统占据绝对优势。
他并携乐坛巅峰和昔年代言百事的热度,在影坛出道十年,成为了继双周一成之后,第一位夺得香港年冠的演员。
说回电影,这部《风云雄霸天下》,是郭富城一跃化龙的作品。
其香港票房万港币、台湾票房万台币、新加坡万新元、韩国14.2万人次、内地万人民币,总票房突破万美元。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成绩,排在所有香港电影的第三十六位。
可谓港影里程碑。
以此为基。
郭富城乘势拍了《公元》和《雷霆战警》两部大制作商业片,前者反响普通,票房万,后者则以万的成绩,列香港十大票房榜第六位。
这里可以谈谈很多人的一个误解。
电影票房与演员挂钩,只是一个直观的统计和陈述方式,本质上来讲,需要很多因素配合。
比如郑伊健单核主演的《中华英雄》、郭富城单核主演的《雷霆战警》,与昔年郑伊健分别与梁朝伟、刘德华双主演的《东京攻略》、《决战紫禁之巅》,票房都在同一层级。
所以没必要用一时、一地的成败得失,去衡量演员的职业生涯。
这个阶段,算是郭富城演员生涯的第一个制高点。
在年左右,手握香港年冠和单人主演破两千万的票房成绩,片酬攀升至万,已经是双周一成之外,普通商业演员的头部层次。
此谓十年之成。
接下来的十年,情势陡变。
整体数量仍然低产,从歌舞电影《浪漫樱花》开始,至变种人题材的《全城戒备》,总计只出产了十部电影,而其中商业电影只有五部,也即《浪漫樱花》、《冲锋陷阵》、《三岔口》、《风云2》和《全城戒备》。
票房皆不理想。
《风云2》仅得万,相对前作,可谓大热倒灶,而《冲锋陷阵》,更跌至了万,反而是悬疑电影《杀人犯》,轻松冲破了千万关口。
此外,《全城戒备》虽以万的内地票房成绩,遗憾止步于一亿关口,但实际上,这个时间点,已经处在内地市场即将爆发的前端。
对郭富城而言,或可谓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从叫座红星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却意外开启了演技历练的篇章,尤其连庄影帝,似乎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这扇门的名字,叫做“表演的艺术”。
他恨苦追逐至今。
一零年代,变化犹大。
如果说上一个十年,“票房过亿”就是标杆,那么在这个十年,“十亿票房”就成了一个关键词,这个标准甚至延续至今。
因为尽管,单片票房的上限,已经逼近了六十亿大关,而也总计有三十三部电影突破了二十亿票房,但十亿层级,仍然还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门槛。
尤其对于香港电影和香港演员来讲。
十年时间,郭富城拍了二十一部电影,其中有十一部商业电影,但群戏的《越来越好之村晚》和客串的《梦想合伙人》应该排除在外。
故而,这九部商业片分别是《寒战》、《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道士下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密战》、《破·局》和《无双》、《西游记之女儿国》。
其中两部未破亿,两亿、四亿、六亿和七亿层级各一部,十亿层级三部。
这份成绩单如何?
讲到这里。
又不期然想起来一些惯见的言论。
诸如“没有单抗”、“西游题材电影的票房和演员无关”、“《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郭富城只是配角”以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票房全靠巩俐、冯绍峰和小沈阳”,种种言论,可笑程度爆表。
结合另外的言论,人性的分裂程度,非言语可以形容。
不过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根本无需理会那些明显反智的论调。
这个十年,郭富城渐上巅峰,成长为了香港影坛顶层商业巨星之一。
更兼品质口碑,无双无对。
时间来到又一个十年。
变化再生。
撇开“犯罪、传记”电影《风再起时》的票房崩塌,典型商业电影《断网》和《扫毒3:人在天涯》,质量和票房也皆不及预期。
郭富城似乎就此陷入了低潮。
情势似乎很诡异地折回了新世纪之初。
他将如何破局?
以前三十年而论,郭富城最开始,用了十年时间登顶,而后用十年时间打磨演技,然后步入巅峰十年。
或可结论,同期演员中,能胜郭富城的,屈指可数。
新的十年到来,又将如何?
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