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根治 http://m.39.net/pf/a_4613578.html
导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1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红色广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起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我们特开辟“红色广电”专栏,陆续刊发红色广电小故事,以纪念这段艰辛而又光辉的岁月,激发我们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力量。也欢迎全国广播电视机构积极投稿。
她是红色电台第一个对外广播的播音员,她的第一个播音日——年12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开播时间,陈赓曾送她一匹马让她在抗日前线驰骋,彭德怀曾饯行送她去延安,她就是出生于日本的八路军女战士原清志。
屡遭不幸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原清志原名原清子,年出生在日本东京市郊的一个士族家庭。她不满一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靠打零工,带着她和哥哥艰难度日。原清子9岁时,母亲积劳成疾,患了肺结核;15岁时,她的母亲也永远离开了她。
青年原清志
18岁那年,原清子和“筑地小剧团”(上世纪30年代的革命文艺团体)的吉原五郎结婚。后来她才知道,丈夫是一名日本共产党员。原清子义无反顾地和丈夫一起参加了反对军国主义的斗争。年秋“九·一八”事变后,吉原五郎到农村宣传反战,被警察发现后逮捕,在狱中受尽折磨,于年去世。
与中国留学生相恋结婚,来到中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丈夫去世后,原清志进了一家书店当了店员。出入这个书店的有许多进步的中国留学生,原清志结识了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的程明升(建国后曾任水电部副部长)等中国进步留学生。后来,原清志和程明升相爱并结了婚,改名程清子。
年4月,程明升毕业后回到中国河南。年3月,程清子来到中国,与程明升在焦作团聚。从此,程清子这株来自东瀛的樱花,深深植根在了中国这块热土。
中年时代的原清志
年11月,经朱瑞(时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主任)批准,程清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月,经朱瑞安排,程清子来到山西晋城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当了宣传教员。她不仅每天认真教大家学说日语,而且努力跟大家学习中文。在这里,部队首长把她的名字“清子”改为“清志”。
年初,原清志奉命调到晋豫边支队,担任敌工科科长。一场战斗结束后,陈赓问原清志:这些战利品,你想要点什么?原清志脱口而出:要一匹马!第二天早晨,陈赓的警卫员就牵来了一匹黄色的马交给了原清志。
朱德接连三封电报催促,彭德怀用面条宴饯行
年10月的一天,正在八路军第一军部敌军工作部工作的原清志接到命令,让她马上到彭德怀副总司令那里去报到。原清志骑着马飞也似的赶到后,彭德怀拿出三封电报让她看,原来是朱德总司令让她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担任日语播音员。原清志当即表态:坚决服从命令!
为了给原清志饯行,彭德怀特意“宴请”了她一顿面条,并亲自送她上了马,叮嘱她: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克服困难好好完成。
在几名战士的护送下,原清志骑马翻山越岭奔向延安。
成为红色电台第一个对外广播的播音员
来到延安后,原清志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播前准备。她只上过5年学,日文水平不是很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完成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交给的任务,她整天抱着一本日文辞典,翻查不认识的那些字。为了播一篇稿,她有时要备稿几个小时。
播音间是一孔窑洞,放着一张旧桌子和一张小板凳,十分简陋,整个屋子里黑黑的,只有一点光能从窗户照射进来。
年12月3日,原清志走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用她的母语日语,开始对日本侵略者播音。
在这张照片的背面,原清志老人用中文记录下照片的时间和地点。她特别写到年12月3日,这是对外广播的第一天,是她终生难忘的日子
此后的每个星期三,她都来到新华广播电台,对着话筒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被俘日军的悔过书,向日军传达反战的声音。许多日本兵听到她的播音后,悔过自新,加入到反战的行列中。
让原清志没想到的是,她因此创下了中国的一个第一:红色广电第一个对外广播的播音员。
“能成为一个中国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生的荣幸”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清志回日本探过亲。她的哥哥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战死在上海,日本当局通知她去领抚恤金,原清志当场表示:“坚决不领!”
原清志很快回到中国,并加入了中国国籍。
解放战争时期,原清志转战南北,在沈阳等地从事过城市恢复和银行接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原清志一直在辽宁省委工作,于年离休。
年12月3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55周年纪念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了55周年庆典,84岁的原清志作为中国对外广播第一位播音员被特邀参加了庆祝活动。
老年原清志
年2月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派专人赴沈阳去看望已88岁高龄的原清志老人,并邀请她在方便的时候到国际台新盖的大楼参观访问。不久,老人在晚辈的陪护下又一次来到国际台,在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台前就坐,显得特别激动。
年,原清志与世长辞。
原清志老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展厅的一角拍照留念。老人身后的展览即是当年她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日广播的地方。
原清志生前多次说:“我已经是中国人了,从来都认为当初来中国是一生最好的选择。能成为一个中国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生的荣幸。”
原清志塑像
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前,竖立着原清志的塑像,是来此参观学习的人很喜欢的打卡地。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刘继生整理)
监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于秀娟
后期编辑:张庆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