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春天童心与诗意翠拂行人首,向郊

站着好位置、被阳光充分眷顾的玉兰们开得早,也凋谢得快,短短几日,饱满的花瓣便褪了颜色,从枝头逐一掉落;像片片红的、白的云雾飘在枝上的樱花,也经不起几场风吹雨打,每见到它们,地下就多一层香雪,枝头上的花朵渐被冒出的新叶挤占,想起杜甫那句“一片飞花减却春”,就让人无端沮丧起来。

我混迹于周末戴着口罩出游的人群间,看大家拿着手机、端着相机、骑着自行车、推着婴儿车,在各类花前树下争相留影,心里有些着急:这春天难道就要错过了么?回家再翻看下丰子恺的漫画,便又不急了。

游人不管春将暮,来往亭前踏落花——丰子恺《游春图》之一

在我的印象中,丰先生的画作中“春”的内容,似乎远多过他对其他几个季节的描绘。每年春天到来,定是丰先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要回答小孩子树木为什么会变绿,他要与他们一起去郊游,一起去看燕子新筑的巢;他可能也会带上些酒,在春风中喝醉了,然后头上插满花儿回来;他要在春雨中听箫,也要在春日中午睡。

翻看丰子恺这些有关春天的画作,心中便觉淡定。虽然已经错过一些春日,但那黄灿灿的油菜花不是才开吗?柳树枝不是刚刚吐出鹅黄色的幼芽吗?还有那桃、李、梨、杏,都还要再开放好一段时间呢。

即使春天过去了,可它明年还会再来。

丰子恺《游春人在画中行》

壹丰子恺漫画中的诗意

丰先生这些有关春天的漫画,并不像别的那些具有讽刺、挖苦,甚至控诉、怒骂一类的漫画,可是它们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呢,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其一是在于画中的诗意;其二是他用旁观者的视角记录自己的普通生活;其三是他有一颗童心,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

同时是散文家、翻译家的丰子恺,对于文字的表现力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很清楚,漫画的表现力不及诗,因此若是漫画形象的表现力不足时,他会借助诗歌作为他的画题,或者在画中借用古人诗意写上一段题画诗,来增强画中具象形象的表现力。由此,将抽象而自由的诗意与形象而具象的画面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象。

丰子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如此一来,当我们欣赏丰先生画作时,便有了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将诗与画的结合中,丰先生做得恰到好处,诗拓展了画的意境,并非只是简单的插图说明文字,欣赏其图画时,自然地联想到了诗中意境,绝不牵强,也绝不喧宾夺主。

就拿他有关“春天”这一题材的画作来看,我搜集了一些罗列如下,单就他为这些漫画所取的题目,就足够令人无限遐想:

“艳不求名陌上花”、“游春人在画中行”、“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春在卖花声里”、“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放绿”、“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巢”、“游人不管春将暮,来往亭前踏落花”、“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看花携酒去,酒醉插花归”等等......

如以下这幅《儿童不知春》中,新绿的柳树下飞来一对燕子。两位孩童站在前景的青草地上,穿红衣的姐姐,领着一位弟弟,小弟弟正张口问站立前边的大人:“草为什么都变绿了呢?”

丰子恺《儿童不知春》

丰子恺在自题中认为,这穿着蓝布长衫双手抄在身后的大人,恐怕是难以回答这熊孩子的问题。他对引用的诗句做了说明:“此袁子才诗句,予爱其含义深远,译为图画,料画中成人对此问不能作答,永远默默而已,又记。”

袁子才,即是指乾隆时期代表诗人袁枚(公元——年),他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该图为设色纸本、立轴。尺寸为75×28厘米,约1.9平尺。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在图上方诗堂中题道:

先父一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