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花开花谢皆诗意的早春花木

我国野生樱花品种最多

樱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中国的西南、华南、长江流域、华北、东北地区,俄罗斯、日本、朝鲜一线,以及缅甸、不丹、锡金等喜马拉雅山脉诸国,集中了世界樱属植物的大部分种类。全世界樱属植物约有种,我国有40多种,还有10多个变种,是樱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古老的中国西南部高山地区,由于具有较稳定的地理气候条件,是樱属植物的原始种保存中心。

樱花是世界著名的早春花木,花朵娇艳,如云如霞,花开时繁英满树,花谢时落英缤纷,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春季观赏花卉。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樱花不仅象征着春天,也寄托了人们的思念之情

樱属植物一般生长3年到5年开始开花结果,不同种类开花早晚有差异。花期通常为2月到5月,少数品种有秋季、冬季开花现象。樱属植物喜光照,大部分是先开花,后长叶,也有些品种是花叶同放。开花后两个月左右,果实——樱桃就已成熟,是落叶类群中果实成熟最早的类群之一。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樱属植物的幼苗生长较快,一般一年生长1米左右,树龄在20年至30年进入壮年,50年左右开始衰老,寿命相对较短百年已算古树。

作为樱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栽培樱花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秦汉时期,樱属植物就已在宫廷中栽培,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唐朝时,樱花已普遍栽培在私家花园中,以后历代都有种植。但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更重注樱属植物的食用价值,观赏类樱花不如樱桃更受重视,所以野生樱花得到的开发利用较少,培育的观赏新品种也不多。

“樱”字的出现在我国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尔雅》中称樱桃为“楔”,一名荆桃。“樱桃”最早称为“莺桃”。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莺桃,莺鸟所含食,故又名含桃。”后来渐渐写作“樱桃”。从现代植物学分类来看,樱属植物经过多年的栽培,樱桃树开的樱桃花和观赏类樱花已经分属蔷薇科李属樱亚属下不同的组,但是在我国古代,樱桃花与樱花是混同的。例如唐朝刘禹锡诗句“樱桃千叶枝,照耀如雪天”中的樱桃,即樱桃花,若从现代植物学角度论证,则应被称为白重瓣樱花。

17世纪以来,我国大量优秀的园林花木被输出到欧美等国。当时驻华的外交官、医官、传教士以及海关人员中有些人常利用职权在我国到处收集植物标本和花木种苗,甚至深入西南边陲。17世纪任俄国使馆医官的植物学家、汉学家布雷特施奈德,曾将在北京、西安采集到的种苗分寄到俄、英、德、美等国的植物园。其后还有美国哈佛教授萨金特,于年来华,共采集植物标本种及种子种,携其归国收藏和培育,并分赠各国著名植物园。我国美丽丰富的园林花木遂为世人所知,并被誉为“园艺之母”,其中樱花种类亦随之输往国外。日本园林学家上原敬二记载,年,中国的樱花自广东传入伦敦,是我国樱花传入欧洲的最早记录。至今欧洲及北美的一些植物园、大学校园和很多公园,例如英国的皇家植物园、美国哈佛大学校园等地,都栽植了源自中国的樱花。

日本的樱花最初也源自中国。日本的一本较具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就指明,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还有日本文献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到日本的,在日本樱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下,出现了许多观赏性强的樱花品种。

八重樱

最早写到樱花的是南朝诗人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现存最早写到樱花的是南朝沈约的诗歌《早发定山》,诗句“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中的山樱,是一种野生的樱属植物,花期在春季,花色红或白,宜观赏。南北朝时山樱较多且常见,常被写入诗中用来描绘春色,是春天的象征。到了唐朝,人们开始把野生的山樱种在私家庭院中。白居易便有诗作《移山樱桃》:“亦知馆舍非吾宅,且劚(音zhú)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白居易移植山樱观赏的举动,说明山樱的观赏价值很高,而且在唐朝,人们就开始试着对这一野生物种进行人工栽培和改良了。

后来,随着人工栽培的樱桃树越来越多,樱花取代了山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此时的樱花除了象征春天,还寄托着思念的感情。例如,李白乐府诗《久别离》中“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便以植于窗外的樱桃花象征春天,寄托对家的思念之情。唐朝诗人中,最爱樱花并且着墨最多的大概要数白居易了,他不仅写栽花,还写赏花,留下了诸如“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和“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的赏花情致,以及“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和“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似霜”这般借花述说心事的感慨。当时还出现了“折樱桃花枝”以表赠别、相思之情的习俗。例如白居易《思妇眉》中吟道:“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元稹的《折枝花赠行》中亦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樱花花朵繁密,盛开时似乎一下子全开了,真的是“忽然一树樱桃白”(《兰陵王》葛长庚词),而花落时,凋落的花瓣随风飘零又好似花瓣雨。因此樱桃花不仅仅表现了“春季”,更蕴涵了“春愁”和对流年的感慨。再加上其所代表赠别和相思的意象,往往还会表现出淡淡的伤感和惆怅。比如韩偓诗作《青春》中的“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和刘商诗作“独坐邮亭心欲醉,樱桃落尽暮愁时”便是借樱桃花表达哀愁之意。

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樱花”一词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例如,李商隐《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柳岸。”李煜词《谢新恩五》中“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而从薛昭蕴的《离别难》中“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和苏癿《菩萨蛮》中“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可见,“樱花”一词也用以代指“樱桃树”,说明诗人并不拘泥于对树还是花做区分,而是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