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写下与妻书我无愧于国家,却唯独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孙中山先生组织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且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发动了多场革命起义,用鲜血和生命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态度。

“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记录的是年4月27日在广州发生的“黄花岗起义”事件,这短短的几行字的背后,是民族大义,更是鲜血淋漓。

在黄花岗起义的前夕,一位革命党人怆然写下了给妻子的一封家书,这便是那篇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与妻书》。

这位革命烈士名叫林觉民,他是林徽因的叔叔,更是铁骨铮铮的英雄。

01少年不望万户侯

年,福州市区内三坊七巷的杨桥巷17号传来一声啼哭,这户人家迎来了一个男婴,取名为林觉民。

幼年时,林觉民被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叔父林孝颖。这对林觉民来说并不算一件坏事,因为叔父林孝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所以就给了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住在林家对面有一位名叫林旭的少年,他自幼饱读诗书,16岁时就考上了本省的解头,还迎娶了两江总督的孙女,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这个林旭就是非常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林父认为这就是读书人最好的出路。他特意去借来林旭的文章,拿给林觉民学习,希望有朝一日,林觉民也能考取功名。

这个才子林旭果然文采斐然,读过他的文章后,年幼的林觉民就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像嗣父期待的那样,林觉民把林旭视作榜样,加紧学习功课。

而林觉民从小也异常聪慧,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在诗词文章上面都颇有天赋。这让林孝颖喜出望外,他相信,以林觉民的聪明才智,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时局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了。

甲午年间的某日,约莫七八岁的林觉民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嗣母黄氏红肿着眼睛,神情悲伤。原是来人报丧说,家中的姻亲刘步蟾,还有超勇舰管带黄建勋和堂弟黄乃钊都在那场中日战争中阵亡了。

此时,年幼的林觉民第一次知道,中日开战了。

清朝军队的惨败也让大街小巷都蒙上了悲伤的阴霾,不少家庭都因此失去了家人,纷纷在门口贴起了白纸门联。

与之相对的,是慈禧太后要过六十大寿的消息,用红布拼成的“寿”字在大街小巷高高挂起。

这一红一白的装饰格外扎眼,那个场景给了林觉民幼小的心里很大的震动,也给他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一颗种子。

年,林觉民察觉到父亲的朋友也面带哀伤,他便悄悄地跟上大人们,走进了一处房子。

刚一踏进屋子,一个大大的“奠”字挂在大厅的正上方,而中间挂着的画像,正是少年时的榜样——林旭。

原来,林旭在戊戌政变中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绞杀,与谭嗣同等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林旭的死,给了林觉民很大的震撼,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恰巧此时,福建的第一所私人新式学堂“蒙学堂”开办了,并且学堂的地址就在林家后门。求知若渴的林觉民立刻提出要去新学堂学习,他想知道这新式学堂与他所学的“之乎者也”有什么不同。

起初嗣父林孝颖是犹豫的,因为在他看来,考取功名才是唯一的正途,学习与科举考试无关的内容有些“不务正业”。但是抵不住林觉民的再三央求,最后还是同意了。

在“蒙学堂”里,林觉民又发挥了他的读书天赋。他很快就阅读完了大量的外国作品,接触到了最新的思想,开始对国际局势和清政府的腐败有了一定的了解。

年,林孝颖郑重其事地送林觉民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童生考试。谁也想不到,此时年仅13岁的林觉民,在答卷上挥手写下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便扬长而去了,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啊!

他的“叛逆行为”让嗣父林孝颖始料未及,多年心血付之一炬,林父不明白,对于读书人来说,考取功名不是一件好事吗?这个文学天赋极高的孩子,他究竟想干什么呢?

林父知道,林觉民是个聪明的孩子,相信他放弃科举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虽然心有遗憾,但是也不再强求他。

02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年4月,福建第一所公立的新式学堂创立——全闽大学堂,也就是如今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

当时担任学监的是末代帝师陈宝琛,他对林孝颖的才学十分认可,便邀请他到全闽大学堂当国文教师。

此时林觉民已经15岁了,因为之前在“蒙学堂”接触过新式文化,所以他对新文化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便跟随父亲来到全闽大学堂学习。

在这里,各种新思想、新学说相互碰撞,学生和老师们都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类新奇大胆又风格迥异的观点在教室里激烈交锋,这些新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冲击林觉民的心灵。

尤其是林觉民的老师沈学监,他是清朝的第一批留学生。他带着那个年代最新鲜的思想回到国内,他对当今的世界格局以及清政府的问题提出了犀利的见解。给了林觉民深刻的启发。

自由平等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林觉民的心中,他参与并领导了多次的学堂风暴,旨在争取学生的权利。他在活动中还表现出了超强的组织能力,被同学们推举为学生领袖,其领导才能初见端倪。

年,七星君庙前,林觉民正在慷慨激昂地宣扬着自己的主张。

来往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牙牙学语的孩童。他们都好奇地侧耳倾听这个年轻人在讲什么。

少年先给他们讲述了印度的衰落和日本的兴起,再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人们“中国非革命不能自强”的道理,最后号召大家一起革命。

讲到动情之处,还会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他的演讲也感染了在场不少人,越来越多的人专门听他的演讲。

场下有一听众听完不禁感叹:“亡大清者,必此辈也!”此人就是贵州学政叶在琦先生。

林觉民这样的变化也让嗣父林孝颖忧心忡忡,如今年景不太平,有主见又不畏强暴的林觉民如此卖力地推崇平等学说,迟早会惹出事端的呀!

为了让他“收收心”,嗣父林孝颖按照老辈的规矩,给林觉民包办了一场封建婚姻,两人连面都没见过,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约。

嗣父为他挑选的妻子出身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广东的候补知县,所以自幼读书,能习诗文,也算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了。

即便嗣父选的未婚妻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但是一个反封建的学生领袖,怎么会乖乖接受这样的封建婚姻呢?

03窗外疏梅筛月影

年的一天,林觉民为了逃婚离开家,神色匆匆地走在厦门街头。他不愿意接受那个素未谋面的妻子。

嗣父林孝颖从福州一路追到厦门,一把年纪了还在厦门街头四处张贴寻人启事,每遇到一家旅馆都会去询问儿子的下落。

林觉民是个孝子,看着嗣父这样劳心劳力的寻找他,最终还是心软了,只得悄然踏上回家的归途,接受那场封建婚姻。

年,十八岁的林觉民迎娶了十四岁的陈意映。

新婚之夜,应付了众宾客后他便回到房间,看这样眼前这个陌生的妻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隔着屏风,林觉民向陈意映吐露了心声,两人便攀谈起来。没想到,眼前这个女子也是满腹经纶,二人的见地和三观竟然出奇地一致,两颗心的距离渐渐靠近了。

当他鼓起勇气掀开盖头时,一眼万年。眼前这位蛾眉奇绝的女子,用这世间所有美好的诗句来描述也不为过。

婚后,两人住进了一处二层小楼,陈意映取名为“双栖楼”,正是后来《与妻书》中也提到的“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在两人之后的相处中,林觉民也被陈意映的才华所吸引,夫妻二人时常一起品茶读书。他兴奋地向她分享着自己这些年所接触到的新思想,她也为他的见识才学所倾倒。

就这样,原本是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却意外成就了一对神仙眷侣,从此开启了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

林觉民推崇新思想,女性也应该有学习的机会。可是在当时,大部分的人家都不会送女儿去学习,为此,林觉民决定在双栖楼办一个女校,给女性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此时妻子陈意映为了支持他,便把家中的侍女一类的所有女眷全部动员到林觉民办的女校来。

陈意映虽然知书达理,但是还是不免受到封建习俗的束缚,她自幼缠足。在丈夫林觉民的鼓励下,她冲破封建的枷锁,不再缠足,直面人们异样的目光。

不仅如此,她羡慕丈夫学习新的学说,便主动去到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学习,成为了那个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

那些日子,双栖楼里总是传出琅琅书声,其所教的课程不仅有国学,介绍了西方兴起的科技与文化,还有当今国内外的局势。“窗外疏梅筛月影”,崭新的思想凭借这座古老的院落在三坊七巷传播开来。

妻子陈意映在身旁默默支持他,他心里都知道的。在《原爱》一文中,他曾经这样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余绝同,天真烂漫女子也。”

婚后一年,陈意映便诞下一子,取名依新。可惜好景不长,林觉民的这些举动引起了当地乡绅和清政府的注意,下令抓捕他。

为了躲避风头,他只得不辞而别,曾在厦门躲了三四个月。妻子牵挂他,却也没有埋怨,而是深情地对他说:“望今后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04碧血染黄花

年,林觉民还是登上了东渡日本的客轮。尽管对妻儿有着深深的羁绊,但是为了国家大义,他还是选择远走他乡,为国家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妻子哪怕有万般不舍,但她也明白,丈夫肩上不只有家,还有国。

时局动荡,嗣父林孝颖也希望儿子远离这“是非之地”,尽管囊中羞涩,还是支持了林觉民远渡日本留学。

正是这一次的远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因为日本,聚集着一群来自中国的有志青年。他们和林觉民一样,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找到一条“路”。

林觉民到达日本不久,就阅读到了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这些刊物中宣扬的民主革命的理论,让林觉民茅塞顿开,他确信,这就是拯救国家的道路!

聚集在日本的有志青年之中包括孙中山先生,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林觉民深以为然,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此时国内局势紧张,清政府不仅要向外国交大量的赔款,同时还在国内加紧扩军以维护自己的统治,财政吃紧只能搜刮百姓,大多数的国民都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

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骨干举行会议。他们决定挑选几百人组成敢死队,在广州起义。

年4月,林觉民回到了阔别四年的故乡。他向嗣父林孝颖解释说,学校放樱花假,所以才回来。只有妻子知道,他这次回来必然是有任务的。

的确,林觉民接到任务,回到福建召集仁人志士,并且他要负责把炸药秘密送到香港,再转回广州城。按照计划,他们要把炸药藏在棺材里,再寻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运送。陈意映愿意和丈夫共同接受任务,但是此时她怀有身孕,只得作罢。

夫妻俩来不及慢慢叙旧,林觉民忙着为广州起义的事情四处奔波,那几天,经常天不亮他就出门去,直到深夜才回来。

陈意映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要有大事发生了。可是林觉民却不愿意向她说明自己的计划,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凶险万分。

福州,琅岐岛上的一处偏僻寺庙里,数百名热血青年秘密聚集于此。他们把纸条放进弥勒佛的肚脐眼里,众人分别抓阄,抓到写着“去”字纸条的,就作为“选锋队”参加这次危险的任务。

以往,林觉民都会回到家中陪伴妻子和孩子,教他们学习日语。可是此时,他却不再回家了,因为他害怕,害怕自己因为舍不得妻儿而放弃行动。

4月9日,他告别陈意映,带着选出来的二十余位勇士踏上了去香港的船。在各级同志的掩护下,他顺利来到广州。行动前夕,他居住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处院落里,这里距离两广总督署不过五百米。

年4月24日深夜,林觉民想到自己即将进行的壮举,他无所畏惧,可是一想到家中的妻儿老小,眼泪便控制不住地往下流。万般不舍之下,他提笔在随身的手帕上写下了《禀父书》和那篇感动无数国人的《与妻书》。

可就在这时,广州城内突然戒严,增派了不少官兵搜捕同盟会成员。原来,有一名内奸把他们即将起义的消息透露了出去,导致他们原本设置的很多机关受损。无奈之下,黄兴只得决定在27日发动起义。

4月27日下午5点30分,黄花岗起义打响了第一枪。一百二十多名青年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直扑两广总督。

林觉民跟随黄兴攻入并烧毁了总督府的督署。在准备转战督练所的时候,在巷子里遭到了巡防营大队人马的伏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以后,林觉民负伤被俘,时任清朝广州将军的张鸣歧审问他。根据相关记载,面对审讯的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

水师提督李准认为他是个可用之才,便动了恻隐之心,只要林觉民低头便可以留他一命,没想到宁死不屈的林觉民根本不考虑接受他们的条件。

于是,年5月3日(清宣统三年五月二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05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

很快,林觉民牺牲的消息传回了他的家,家人在悲痛之余也面临着清政府的追捕。陈意映只得卖掉了家中的祖宅,悄悄搬至光禄坊早题巷。

一天夜里,不知道是谁冒着风险将一个小包裹送到这里。打开一看,正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亲手写下的两封家书《禀父书》和《与妻书》。

谁也无法体会陈意映看见亡夫的绝笔是一种怎么的悲痛,只知道,她因过度悲伤导致遗腹子早产,两年后就郁郁而终了,年仅22岁。

从此世间再无林觉民与陈意映,但是今天,我们从那封著名的《与妻书》里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悲壮的爱情,以下是《与妻书》的白话文翻译。

爱妻意映:

见字如面,这是你我二人的诀别信。

当我写信的那一刻,我还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你看到这张纸的那一刻,我就成了一只幽灵。我写这封书信的时候,眼泪和墨汁混在了一起,几次想要搁笔罢写,但是我又害怕你不知道我的感情,说我狠心弃你而去。所以我忍着悲伤,继续写下了这些话。

我爱你,可正是因为爱你,所以我才有了赴死的勇气。我与你相识之后,便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遍地都是腥风血雨,到处都是豺狗,称心如意的又有几家呢?江州司马怜悯琵琶女,也会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我也无法像古来圣贤那样超然忘情。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将爱你之心推己及人,希望帮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比你先去的原因。你如果能理解我的心情,痛哭流涕之后,也应该心系天下人。你想,牺牲我们的幸福,去换取天下人的幸福,应该值得高兴啊!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以前,有一天夜里,我跟你说:「与其让我先死,我更希望你在我之前走」你一开始听到这个问题就很愤怒,但是在我的说明下,你再没有反驳我的理由。

我的意思是说,你身体瘦弱,承受不了失去我的悲伤,我如果先死去,会让你承受所有的悲伤。不如让你先死去,我承担所有的痛苦。

哎!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真的要你承受这样的痛苦,我真的不能忘记你!回想起我们在后街的房子,从正门进去,走过长廊,走过前堂和后屋,再拐三四个拐角,就到了一间小厅,在它旁边还有一间屋子,这就是你跟我一起生活的房间。

我们新婚三四个月,正好是冬天十五日,那晚“窗外疏梅筛月影”,我和你手牵着手,无话不谈。

那一幕幕,我至今回忆起来,都是热泪。我想起了七年以前,我带着逃离家复归后,你对我说:“望今后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我当时是答应了你的。多天以前,我回来的时候,本来要告诉你我要去的地方,可是我又难以开口,我知道你有身孕,我担心你会伤心。我也只能把痛苦憋在心里,所以才天天买醉。哎!那时候,我心中的悲伤,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我很想和你一起过一辈子,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然灾害可以导致死亡,小偷可以制造死亡,一个王国可以从被强权统治的那一天开始制造死亡,而在中国,在全国各地,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杀戮。真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去,或者说你眼睁睁看我死去,我能做到吗?你又能做到吗?

即使能够不死,而我们夫妻离散不能相会,白白地使两人望眼欲穿,化骨为石,试问,自古以来有几对夫妻离散而又重新团聚?生离是比死别更为痛苦的,该怎么办呢?今天我跟你有幸健在。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受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我现在为革命死毫无遗恨,国家大事成与不成自有同志们在。

依新已经五岁了,马上就要长大成人了,你要把他养大,好让他像我一样,为国家着想。我想你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女孩,她一定长得像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到很欣慰。如果他是个男孩,那么,他就应该按照父亲的理想去做,那样的话,我就有两个林觉民了。太幸运了,太幸运了!我们的生活一定很贫困,贫穷并不重要,只要平静地生活就行了。

现在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在黄泉路上听到了你的哭声,应该会回应你的哭声。以前我是不相信鬼的,现在我希望它是真的。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如此。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会依依不舍地和你在一起。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的志向,这是我的错误,可是我告诉你,我怕你每天都在担心我。我愿意为国家牺牲,哪怕是死一百次,我也在所不惜。我爱你爱得太深了,我怕我为你考虑的事情不够周全。你是我的福气,却偏偏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了你,却偏偏生在了今天的中国!说到底,我还是做不到只顾自己。

哎!方巾短小,情意深长,千言万语,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来理解。现在我见不到你了,你也忘不了我,也许你会在梦里看见我的,写到这里,悲痛至极!

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